此外,针对民营企业囤油的指责,张跃反驳称,“民营仓储设施总量大概5000万到6000万立方米,库里基本没有油,无油源拿什么囤油?而且囤油不合算,1万吨油得8000万资金,需支付20%的资金成本,囤油赚来的差价还不够支付利息。”
据了解,根据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从2002年开始下达原油和成品油的非国营贸易份额,允许部分民营企业进口原油以及成品油,但因为当时整顿石油市场时,国家提出要取缔小炼厂,所以为了避免进口原油流入小炼厂,国家同时规定原油非国营贸易配额只能供中石油、中石化的炼厂加工,不得供应地方炼油企业。
“这一政策在目前来看具有其不合理性,一方面对于民营炼厂的油源供应来说没有任何作用,另外一方面,有的民营企业拿到配额进口来原油,但中石化、中石油可以要,也可以不要,他们不要的话民营企业也没法处理,这样就造成一个很尴尬的局面。这也导致拿到配额的民营企业要么减少进口,要么直接将份额转让给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石油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他指出,油源问题是客观存在的,要解决需“多管齐下”。首先应该调整石油进口政策本身,适当放开对民营企业进口原油流向的限制。“当然,国家不可能完全放开,因为小炼厂目前还大量存在,更可能是规定使用进口原油的炼油厂的规模、产品质量等。”其次,还要考虑成品油的油源,促进成品油加工以及进口。只要有盈利动力,不管是国有石油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会积极生产和进口,油荒问题自然不会出现。
“出现油荒互相指责还是解决不了问题,要破解油荒要从体制入手。”中国石油大学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王震分析指出,油荒其实就是供不应求,而供不应求从深层次来看是一个体制机制的问题,因为中国的垄断是行政手段所造成的。所以,他建议要开“源”节“流”,一方面增加供给,即完善石油管理体制,通过增加原油进口渠道,让多种企业参与进来,并以政策优惠刺激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减少需求,运用经济手段等使单位G D P的石油消耗增加速度降下来,当然目前的能源浪费是结构性的,非一时可以改变,但这一方向必须坚持。
- 2011-11-07福建特产将进入中石化全国1.6万家加油站
- 2011-11-07福建特产将进入中石化全国1.6万家加油站
- 2011-11-07两巨头垄断民企无油可炼 中石化被指推卸责任
- 2011-11-07福建特产将进入中石化全国1.6万家加油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