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蔡宗琦
在万福生科、胜景山河等恶性事件发生后,监管层针对保荐机构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强。多位消息人士证实,南方一家知名投行将会遭到暂停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的处罚,成为首家被暂停保荐机构资格的券商。
这一处罚被业界视为历史上对保荐机构最严厉处罚,可能导致该投行保荐的数十家 IPO 在审公司被迫撤回IPO申请,并延迟未报会项目的发行时间。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该处罚更应被解读为监管层进一步加强对保荐机构的监管,违规成本的陡然抬高将倒逼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真正归位尽责。
监管加码势在必行
“我们已收到公司的口头通知,暂停保荐资格恐怕是在劫难逃。”南方某知名券商投行部的一位工作人员8日证实,因为该公司保荐的项目涉嫌财务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监管层在经过调查之后已初步做出处罚决定。另一位消息人士也透露,监管层已初步决定暂停该投行3个月的保荐资格,但正式的处罚决定尚未发出。
消息人士称,监管层作出这一处罚决定有章可循。根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保荐机构出现八种情形之一的,证监会自确认之日起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3个月;情节严重的,暂停其保荐机构资格6个月,并可以责令保荐机构更换保荐业务负责人、内核负责人;情节特别严重的,撤销其保荐机构资格。这八种情形包括“向中国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的与保荐工作相关的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保荐工作底稿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等,这与前述投行近期保荐的问题项目基本吻合。
“不仅市场诟病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一些做法,监管层早已察觉并决定加强对保荐机构的监管。”某市场人士透露,去年底,监管机构高层人士在与机构座谈时抨击部分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未能勤勉尽责,并表示将加大处罚力度。如果此次南方某投行被暂停保荐资格,势必成为监管层向市场释放的保荐监管加码的信号。
从证监会正在酝酿的发行体制改革思路来看,监管加码势在必行。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年初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曾透露发行制度改革的五大思路,其中就有“严格执行证券法相关规定,坚决打击发行人粉饰业绩、欺诈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严惩保荐机构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以及帮助发行人过度包装、合谋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