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应当‘输血’与‘造血’相结合,重在‘造血’。”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余军认为,“要注重项目、资金扶持与人才、技术扶持相结合,增强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自我造血功能,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步伐。”
余军说,经过多年的扶贫开发,这些重点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不容忽视的是,这些县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仍在扩大。县域发展不平衡,成为我省加快发展的短板。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地区的发展基础、客观条件相对比较差,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就好比人的机体,光靠输血,绝非长久之计,只有自身具备造血功能,才能迸发持久的生命力。
那么,如何从根本上遏止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
余军认为,首先,政策、财力要进一步向扶贫开发重点县倾斜,加大对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支持这些县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同时,加快这些县基础设施建设,以项目为支撑,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设施建设、农网改造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水土保持,为这些县生产生活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同时,找准突破口,培养“造血”功能,主要渠道包括——
推动产业发展。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内生动力,要靠产业做支撑。应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坚持扬长避短、取长补短,全力推动绿色发展、特色发展、集聚发展、创新发展,重点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符合环保要求、具有空间前景的产业,特别是要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通过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
鼓励共建产业园区。通过大手帮小手、先富带后富,继续落实好山海协作机制。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可在沿海设立共建产业园区,开展联合招商。通过园区共建、项目共赢、机制共创、利益共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开展人才智力扶贫。立足扶贫开发重点县人才匮乏、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的实际,实施扶智与扶志并举,加大这些县人才队伍建设和山海干部交流力度。通过智力扶贫,全面提高这些县人口素质;通过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这些县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实现奔小康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