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两大手段“扮靓”业绩
在宏观经济 上半年复苏偏弱的背景下,14家亏损央企能取得如此业绩,着实不易。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扭亏幅度最大的几家公司之所以扭亏,并非因为主业的反转,而是依靠甩卖资产、调整会计处理等两大最常见的手段“扮靓”业绩。
业绩“反转”最具戏剧性的当属去年亏损前三甲之一的中国中冶,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14.8亿元,较之2012年上半年亏损1.86亿元明显好转。翻查去年年报,若非去年下半年业绩“突变”,导致全年亏损近70亿元,公司亦不会挤入亏损前三甲。究其原因,去年底公司计提大量减值准备是拖累业绩下滑的关键因素,其中最大的一笔“损失”对应为所持中冶葫芦岛 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葫芦岛有色”的身份就是另一上市央企*ST锌业的大股东,去年12月,中国中冶将所持葫芦岛有色股权转让予其大股东中国冶金科工集团,由此转回了以前年度超额亏损,但仍然无法覆盖上述减值准备计提的额度,导致减少公司合并报表利润23亿元。同时,由于光伏行业2012年陷入冰点,其下属的洛阳中硅亏损超过10亿元。进入今年上半年,由于葫芦岛有色不再并表,且光伏行业亦已见底,让中国中冶上述两大不利因素或消除或未恶化,由此业绩走出低谷。
*ST鞍钢扭亏力度更甚。去年公司因为全年亏损近42亿元,戴上了“*ST”的帽子。今年上半年,公司盈利超过7亿元,相较上年同期亏损近20亿元可谓“天壤之别”。但其大幅扭亏的原因是公司出售了严重亏损的资产,同时从今年1月1日起,变更会计政策,将固定资产折旧制度变更以降低成本,从而增加了净利润。若从基本面看,钢价尽管一季度呈现积极因素,但是二季度大幅下滑,公司二季度盈利较一季度明显下降。
而“减亏”的两家企业一如既往地采用了资产剥离的老手法,原因在于依靠主业提振“疗效”太慢。*ST远洋、中国铝业今年上半年分别亏损9.9亿元、6.2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亏损额48.7亿元、32.5亿元大幅好转。对于*ST远洋而言,BDI的反转难掩运力过剩的窘境,行业基本面虽然不如以往糟糕,显然亦不足以如此支撑“翻身”,其正是通过出售中远物流和中集股权获得超过30亿元的一次性投资收益,才让亏损较去年同期大幅缩窄。鉴于盈利拐点尚未到来,上半年“换帅”之后的*ST远洋,其今年全年要实现扭亏,仍有赖于下半年继续出售资产——半年报发布当日,公司宣布出售两家公司对应股权,预计贡献的利润又可以超过30亿元。
至于中国铝业,其上半年利润中来自于非经常性损益的贡献超过27亿元,由此缓解了整体的业绩压力。但从基本面看,国内产能过剩短期仍然难以改变,基本面疲弱,铝价将继续承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