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理财产品 > 正文
冰火两重天的2013 理财攻略助力2014
money.fjnet.cn 2013-12-17 16:13   来源:理财周刊    我来说两句

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2013,我们即将迎来崭新的2014。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在理财思路上需要作出什么改变,在产品配置上需要进行哪些调整,才能让我们在2014年生活得更加幸福呢?

若用一句话来形容2013年的投资市场,那么“冰火两重天”应该是最恰当的了。

这一年,黄金价格出现了10多年来的首次下跌,4月金价首次暴跌,此后受中国大妈疯狂抢购的影响,金价一度止跌反弹,“华尔街不敌中国大妈”的言论让中国大妈一战成名。但随后的几轮下跌,彻底将中国大妈套牢了。

这一年,中国股市依然没有摆脱整体疲软的状态,但创业板却异军突起,短短1年时间里,创业板指数涨幅竟超过了100%。随着年末IPO新政的出台,创业板指数又创下了单日下跌8.26%的历史纪录。

这一年,长期不差钱的中国金融系统竟然闹起了“钱荒”,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越来越高,临近年底,部分银行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已经超过了7%。受市场利率抬升的影响,债券价格大幅下降,很多债券基金的收益由正转负,过去2年被视为安全投资品的债券基金也暴露出有风险的一面。

这一年,中国楼市唱起了二人转,一线城市房价飙升,“北上广深”的房价同比涨幅均超过了20%,位居全国前列。与此同时,一批“鬼城”在不断出现,素以炒房闻名的温州竟然成了70个大中城市中唯一房价下跌的城市。

这一年,互联网金融取得了超常规发展,余额宝规模超过1000亿元,成为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基金。而银行的储蓄存款大幅流失,仅10月份银行就损失了超过8000亿元的存款。

这一年,最令人瞠目结舌的要数比特币了,从年初几十美元的价格,暴涨到200多美元,再跌回到100美元。11月,比特币再度发力,一举突破1200美元大关,甚至超过1盎司黄金的价格。在央行等5部委发布风险警示后,比特币最大跌幅接近50%。

无论得意也好,失意也罢,2013年渐渐离我们远去,2014年缓缓向我们走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应该延续2013年的理财策略,还是该适度进行些调整呢?有哪些问题应该在2014年引起关注呢?让我们一一为你道来。

关注一:全球货币政策的变化

尽管美联储没有按照市场预期的那样,在今年9月开始退出QE,但QE在2014年退出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此举对全球的资金都会产生明显的影响。

中国近几年货币发行量大增与美国的QE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快速增加,中国央行不得不被动发行了大量的基础货币,导致广义货币发行量M2超过了100万亿元,造成了国内资金泛滥的情况。

不过,资金宽松的情况在今年已发生变化。6月,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出现了“钱荒”,隔夜拆借利率飙升,部分银行甚至出现违约的情况。虽然在央行资金适度开闸的帮助下,金融机构顺利度过了6月的“钱荒”,但资金偏紧的状况依然存在。临近年底,绝大多数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超过了5%,部分缺钱银行更将预期收益率提高到7%以上。

事实上,我们可以用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作为市场化利率的一个参考指标。如果收益率持续保持在目前的高位上,资本市场就很难出现整体性大牛市,投资者只能在结构性行情中寻找机会。

如果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仍能维持在4.5%以上,那么继续保持较高比例的资产配置在银行理财产品上,将是一个比较稳妥的选择。此外,货币基金的收益率近期也比较高,也可以作为稳健理财的产品配置。

一旦美联储退出QE,全球市场上美元的供给将减少,美元汇率有可能走强,这对金价并不有利。但经历了今年的大跌,黄金价格已经非常接近开采的成本价了,金价继续下跌很可能会令黄金生产企业减产或停产,从而改变市场上的供需状况。我们不能指望明年黄金能重走牛市,但在金价下跌的过程中,可适当增加黄金消费。

关注二:IPO新政带给股市的变化

临近年底,中国证监会出台了新的新股发行政策,此举意味着新股IPO重启的时间不远了。受资金面吃紧的影响,IPO重启无疑会对股市造成一定的资金压力。

从IPO的新政来看,对大盘蓝筹股和小盘成长股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先说小盘成长股吧。今年,创业板指数已经翻番,大部分创业板股票价格偏高。而其中相当一部分股票并没有业绩支撑,只是靠“讲故事”来炒作。IPO重启后,仍会以小盘成长股为主,此类股票的供应量会显著增加,对资金会有一定的分流作用。加上IPO新政对公司信息披露有着更严格的规定,发行价过高的现象也会得到一定的抑制。因此,股市资金很可能会向新上市的股票倾斜,导致摇新股又会成为一项比较稳健的投资方式。从新政推出后的情况看,创业板指数出现了明显的下跌,与蓝筹股走势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再说大盘蓝筹股吧。由于市场中的存量资金不足,要拉动大盘股走牛相当困难,因此大盘股走出大行情的机会并不大。但由于大盘蓝筹股的估值普遍偏低,很多股票的市盈率还不到10倍而股息率却较高,部分银行股的股息率甚至超过了6%,股价下跌的空间也不大。尽管整体走牛的机会不大,但大盘蓝筹股还是会受到资金的青睐。在本次的IPO新政中,市值配售重新被启用,要想获得认购新股的机会,投资者必须持有一定的非限售流通股,否则将无法分享新股上市可能出现的套利机会。而持有大盘蓝筹股一方面可以获得一定的股利收益,另一方面可以参与市值配售,有望获得新股上市后的溢价收益,加上自身下跌的空间不大,很可能会获得部分资金的青睐,走出一波小牛行情。

中国股市在连续2年走熊后,又连续2年走平,4年没有什么大行情了。仅从概率的角度上讲,股市离下一个大牛市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因此,在2014年增持大盘蓝筹股,积极参与摇新股,可以作为稳健投资者的一种选择。

关注三:房地产市场的变化

中国的房价经过了数轮的调控,并没有起到抑制房价上涨的作用,房价反而越调控越高。今年10月全国70大中城市中,除温州房价下跌外,其余69个城市的房价均上涨,“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的涨幅居前,均超过了20%。

虽然房价依然在涨,但我们也要看到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与以往房价全国普涨不同的是,如今一线城市的涨幅明显大于二、三、四线城市,说明一线城市对资金的吸引力更强,机会更多。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服务性行业占GDP的比重逐步提高,而服务性行业的崛起离不开大都市,这也决定了一线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会进一步得到提升。受劳动力绝对数量下降的影响,传统服务业普遍面临着用人荒的问题,从业人员的收入快速提升;而以金融、贸易、物流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本身就是高收入行业,从业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有越来越多的人跨入了高收入的行列。在收入提升和人口持续流入的影响下,一线城市及部分二、三线城市的房价很难有大的下降空间,以至于年底前部分城市不得不加强了限购限贷的力度。

与此同时,国内也不断有“鬼城”出现。那些缺少人口导入、缺少就业及投资机会的城市,会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逐渐被边缘化,沦为“鬼城”。因此,在进行住宅投资时,首选当然是特大型城市的核心区域,即便房产泡沫破裂,这些区域的房价也是最后下跌,跌幅也会最小。

受电商兴起的影响,商业地产的风险有所增加,特别是专业市场类商业地产,很容易被电商所取代,投资这种类型的商业地产,需要格外谨慎。

关注四:消费理念的变化

随着收入的提高,人们的消费理念也应该发生改变。中国人以往的消费体现出两个特点,要么过度节俭,要么过度奢靡。最典型的场景就是在一些海外的购物点,中国人一边节俭地啃着自带的面包,一边疯狂地购买着奢侈品。

这样的消费习惯并不是我们所提倡的,我们更希望的消费方式是花同样的钱,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就拿旅游来说吧,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背景下,出境游的成本在降低,如果能按照汇率变动的方向选择出游目的地,就可以让你省下一大笔钱,你完全可以用省下的钱,提高自己的出游品质。在信用卡方面,很多银行推出了全币种信用卡,在海外刷卡可以免掉汇率转换费。虽然金额不是很高,只有1.5%,但省下来的这点钱,足以让你好好地享受一顿美餐了,何必再去啃那干呼呼的面包呢?

说到底,理财是自己的事。2014年如何理财,还是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选择合理的理财产品和服务,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去不断提升生活的品质,这才是我们每个人应该遵循的理财之路。

宏观篇

平稳增长中谋求改革

明年的国际经济环境会好于今年,影响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仍包括出口、房地产,以及至关重要的信贷周期。

“2014年,防止通货膨胀依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国内经济稳中略降、产能过剩、输入性通胀压力较轻和粮食丰收等将抑制物价涨幅,但通胀预期增强、蔬菜和猪肉价格回升、劳动力成本上升、货币环境稳中偏松和翘尾因素增加将推高物价涨幅。”国家信息中心的预测报告称。

通胀小幅上涨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报告预计,2014年物价涨幅比2013年将有所扩大,对鲜菜、猪肉等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和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风险应予以重点关注,预计2014年CPI上涨3.2%左右,PPI下降0.5%左右。

瑞银证券认为,结构性因素可能会推高未来几年的平均CPI通胀率至4%:人口结构变化将拉高服务业通胀率,虽然三中全会提出的户籍和劳动力市场改革可能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结构性工资上涨压力;相对稀缺的土地、资源和能源价格将在中期内理顺;政府也需上调农产品价格以反映非农行业土地和劳动力机会成本的上涨;政府控制多年的交通、公用事业和一些服务业的价格也需要调整。

国际环境有利中国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范剑平[微博]认为,明年的国际经济环境会好于今年,因为IMF最近发布的关于明年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测,要比今年高出0.6个百分点,这是金融危机以来,IMF最乐观的一次预测。这一次的复苏是美日欧三大经济体,再加上中国是在经济稳定增长的行列,而金砖国家在今年有了调整,明年至少不会拖后腿,所以总体会面临这样一个较好环境。

“影响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仍包括出口、房地产,以及至关重要的信贷周期。”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不过,改革可能也会带来一些影响。预计2014年GDP增速将从今年的7.6%小幅回升至7.8%,发达经济体增速有望加快,推动中国2014年实际出口增速提高2.5个百分点,估计净出口对GDP增长的拉动将从今年的-0.2个百分点转变为0.2个百分点。相比之下,内需基本保持稳定,基础设施投资放缓会拉低明年投资增速,但消费增速会有所回升。汪涛预计明年GDP增速波动较小,除二季度达到8%以外,其他季度GDP同比增速都将维持在7.7%左右。

可以预期,2014年宏观政策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推进改革。“我们预计决策层会把2014年GDP增长目标设定在7%~7.5%,M2增长目标定为12%~12.5%,均低于今年的7.5%和13%。鉴于近年来经济体系杠杆率快速攀升,我们认为决策层将设法降低加杠杆的速度。为此,我们认为央行会维持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平衡”、将货币市场利率保持在较高水平,而保持信贷条件基本稳定。”汪涛表示,“预计房地产政策基调有望保持稳定,政府将着力增加保障房供应,而不会再出台全国范围内的行政性调控来遏制需求。2014年房产税试点不会大范围铺开,土地改革方面也难以出现重大进展。”

消费投资增长堪忧

范剑平对明年的消费和投资增长表示担忧。他说“从消费的角度来讲,今年我们国家改变了前两年居民收入增速快于GDP的情况,今年前几个月我国居民收入增速低于GDP,而且是最近3年最低的。这种居民收入的情况对支撑明年消费非常不利。所以,我们估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绝对不会超过今年的3.5个百分点,我们预测会降3.3个百分点。”

现在更令人担心的就是投资,从9月、10月以来的月度投资来看,投资增速下滑很快。与之对应的是利率明显在上升,而明年如果利率市场化改革继续推进,根据过去我国价格改革的经验,凡是价格改革初期,一般都是先涨价,然后引入竞争使价格再下来。所以,明年资金利率水平也很难有明显的下降,这对投资非常不利,实体经济已经很难承受如此高的利率水平。

“一方面我们要做减法,淘汰落后产能,而新的增长点,由于我们长期技术储备不足,如果资源的价格又居高不下,明年投资前景非常堪忧。今年到目前为止,累计投资增速20%,明年可能会降到17%。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假设明年GDP增长预期目标和今年一样的话,明年保经济增长7.5%会比今年的难度大得多。所以改革从来都是双刃剑,有利好就有利空,有人得利就有人失利,因为改革就是一个利益关系的再调整。所以,对改革可能带来的短期阵痛要有预期。”范剑平说。

改革进程有快有慢

汪涛也认为,要有效实施改革方案,就必须考虑到风险,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以及来自各个利益集团的阻力。改革的推进可能较为缓慢且各个领域的进展各不相同。

瑞银预计,未来1~2年里,简化投资审批和商业注册手续,降低私营部门进入服务业的门槛,扩大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范围,调整能源和资源价格,发展金融市场,放开资本账户等改革的进展较快。相反,财政、税收、土地、国企和政府的改革可能较为困难,需要更长的时间。

从改革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影响看,取消政府对企业投资的审批,简化服务业工商注册制度,放松计划生育和户籍政策,扩大社保覆盖面,赋予农民更多土地使用权,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并鼓励金融创新等措施,要么鼓励投资,要么促进消费,因而都会推动GDP更快增长。另一方面,加强地方政府预算管理,征收房产税,提高国企分红比例,上调能源和资源价格,改变地方政府官员考评体系,利率市场化以及放开资本账户都可能会抑制消费或投资,从而会拉低短期GDP增长,但这些措施有助于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使长期增长更具可持续性。未来12~18个月,各个改革领域的进度不同也许会加快投资和经济增长,但也会带来投资过快增长、杠杆过快上升的相关风险。

改革对经济结构的中期影响主要表现在,改革的顺利推进应会有助于中国经济踏上一条更均衡、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随着服务和消费的重要性上升,城乡居民在收入和机遇方面的差距将缩小、政府的财政状况将更健康、寻租机会大大减少,资源和能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环境恶化得到控制,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重随居民收入提高而上升,中国经济对投资和房地产的依赖将有所减少,这些变化将缓解社会压力并增加社会稳定性。

随着经济增长变得更平衡、更可持续且更具有市场导向性,资源也能够得到更有效配置,这意味着资本浪费和坏账积累将会降低。预计经济硬着陆或爆发经济金融危机的“尾部”风险将显著下降,而未来10年内经济的平均增长将得以维持在6%~7%的水平。

相关链接

吴敬琏: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重点

在财新传媒、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微博]主办,特劳特战略咨询公司独家支持的经济转型高峰论坛上,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这句话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三中全会决定明确规定政府要起的作用是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提供一些市场失灵的公共产品。

吴敬琏说,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如果没有制度的基础,不管是叫基础性作用,还是决定性作用,其实都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不可能实现。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实际上就针对了我们现在的市场体系所存在的诸多缺陷。比如,市场缺乏统一性,不是一体化的市场,而是碎片化的;对于不同的市场主体的歧视性待遇,而不是对所有市场主体开放的;市场发育的不平衡性,像资本市场这样的要素市场发育程度就太低;而有效的配置资源最重要的是要素市场,但是因为要素市场的状况不良,资源配置效率很低。

如果改革的措施都可以落实,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可以建立起来,我们这个现代市场经济才有可能有效地运转。

股市篇

五大板块值得关注

大盘蓝筹股的景况在2014年会比2013年有所改善,但出现连续的大行情出现的概率较小,“二八”现象也只会短暂。就2014年看,有五大概念板块可以关注。

2013年,在IPO暂停一年多之久的背景下,A股迎来了结构性牛市。以创业板中的新兴经济为首的“八”一飞冲天,而以主板中的大盘蓝筹股却相对黯淡很多。如今,IPO新政亮剑,却是刀刀见血,创业板和大蓝筹的走势是否会在2014年来个惊天大逆转?

2013:创业板风光无限

2日,12月首个交易日,创业板却上演了成立4年以来最为惨烈的下跌行情。受IPO重启等因素影响,创业板指数暴跌112.9点,跌幅逾8.26%,创出史上最大跌幅纪录;超过200只创业板个股跌停,300多只个股跌幅超过5%,仅有通裕重工,科斯伍德,以及台基股份,3只股票收红。

然而,在这次“大屠杀”之前,创业板却是风光无限,将低估值的大盘蓝筹股抛出了好几条街。2013年,创业板指从年初705点起步,随后一路疯狂上涨,与主板市场形成鲜明对比。到10月10日,创业板指数一举创出1423.96点新高,较年初股指水平翻番。

事实上自2012年12月4日的股市触底反弹,创业板指数从585.44点算起,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上涨幅度高达143%。个股表现更是精彩粉呈,以文化传媒、游戏、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板块中上涨数倍、甚至是10倍的股票比比皆是。

投资者2013年在创业板的收益如何?数据表明, 32.08%的投资者表示收益为10%左右;14.47%的投资者收益为30%左右;收益在50%以上的投资者占10.69%;可惜仍有42.76%的投资者出现亏损。不过,总体上创业板投资者的成绩要远强于主板投资者。

相形之下,大盘蓝筹股却仍未摆脱多年的低位徘徊,钢铁、煤炭、有色以及业绩优异的地产、银行等的表现乏善可陈。

2014:“二”“八”会否逆转?

“风水轮流转”。2014年,股市中的“二”与“八”会否惊天大逆转?尤其是IPO新政出台的次日,创业板的“哀鸿遍野”与上证50的“万绿丛中一点红”形成了鲜明对比。而这“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格局,引发了各路资金对大盘蓝筹股与创业板未来走势的口水战,焦点集中在:疯涨了一年的创业板是否神话彻底破灭?优先股是否迎来了大盘蓝筹股的真正春天?

先来看创业板。首先,创业板2013年的上涨既有政策的扶持也有业绩的支撑,更是主力资金炒作的结果。目前来看,新一届政府继续推进改革创新,坚定经济结构转型的大政方针不会动摇。尤其是李克强总理最近的讲话透露出的政策信息明确无误地告诉投资者,新一届政府绝不会走过去的以大规模投资拉动为主要手段的经济增长模式,而创业板大部分是传媒、游戏、电子信息、节能环保、医药等等非周期性行业,代表了新兴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那么,代表新兴产业的行业得到政策的扶持以及业绩的增长就是大概率事件,其前景依旧看好。

再次,从创业板的基本面看。龙头权重股业绩呈现持续增长。光线传媒(40.640, -0.51, -1.24%)、华谊兄弟(34.030, 1.00, 3.03%)、大华股份(41.36, -0.19, -0.46%)、歌尔声学(36.36, -0.02, -0.05%)等三季报基本上保持了成长的特点。Wind数据显示,在创业板已经公布业绩预告的352家公司中,有153家预计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下滑,比例较主板偏高。多数分析认为,创业板后期表现会继续分化,走势最终要看业绩成长性,没有业绩的伪成长股股价会理性回归。

再来看大盘蓝筹股。首先,从三中全会的改革方向看。传统的周期性权重股(除非转型成功的)基本不会得到政策支持,非但如此,钢铁、煤炭、有色等,甚至地产、银行等权重股依旧会是政策调控的目标。

其次,从优先股改革看。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优先股是指在一般规定的普通种类股份之外,另行规定的其他种类股份,其股份持有人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利润和剩余财产,但参与公司决策管理等权利受到限制。市场人士认为,推出优先股对银行等大盘蓝筹股是利好,因为银行出于补充企业资本金的要求,需要进行融资,但由于融资规模较大,对二级市场冲击也较大,所以这几年融资很难。如果发行优先股,只需向保险、社保基金等特定对象融资就可以,而优先股具有较高的固定的股息回报,保险、社保等长线资金也有投资积极性。这样,既提高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又不直接冲击二级市场,可谓两全其美。

因此,综合而言,大盘蓝筹股的景况在2014年会比2013年有所改善,但指望连续的大行情出现的概率较小,“二八”现象也只会短暂出现。而注册制改革的推进,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关注尤为重要。无论“二”还是“八”,均要以业绩论英雄。

关注五大概念

作为投资者,最为关注的仍是:2014年该投资哪些股票?

三中全会后,各项重大改革相继出炉,刺激市场的题材被轮番热炒,涉及金改、土地流转、自贸区、二胎放开、国安建设、生态农业等。此前多个板块已经被充分炒作,而当改革方案出台之后,则只有国安概念、土地流转获得了超预期的关注。尤其是军工板块,随着世界军备竞赛转入高科技的争夺,飞行器的先进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军事的侦查和机动作战能力,这是一个大的投资题材。而土地流转的想象空间则较为广阔,一旦真的有所受益,其爆发力不容小觑。就2014年看,五大概念板块可以关注。

第一,军工航天。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以完善国家安全体制和战略,确保国家安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最受关注的内容之一,所以国家安全概念股前段时间集体飙升。总体上,以军工航天为代表的信息安全概念股值得长期关注。

第二,信息消费。信息消费可能成为继住房、汽车之后,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新突破口。在国家促进信息消费的大背景下,宽带中国已升级为国家级战略。今年8月17日,国务院发布了《“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技术路线和政策保障。今后7年内我国的宽带将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时期,构建一张更快更稳的“信息高速公路网”,将是信息消费能够大发展的基础。业界估计,“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能够带动相关产业最低达到上万亿元规模。宽带提速、三网融合、4G概念等有望成为跨年行情品种的首选。

第三,自贸概念。自贸区行情正继续蔓延演绎。继上海自贸区之后,天津、舟山、广东或跻身第二批自贸区“选项”。据接近商务部的人士称,在上海自贸区之后,第二批自贸区会签审核将于12月启动,2014年5~6月份有望正式落地。

第四,高端装备。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近日出席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并对罗马尼亚进行正式访问。此前,10月份总理访问泰国时中国高铁成为双方谈论焦点。按照各国高铁发展规划,预计到2020年,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将超过5万公里,未来7年由此带来的高铁直接投资将超过1.1万亿美元。涉外高铁基建类上市公司未来发展空间明确。

第五,券商创新。新三板登记结算技术准备最迟于2014年初就绪。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金融衍生品种创新、新股发行定调注册制等,都给券商未来发展提供了机会。

各类基金都有特定机会

今年基金的表现泾渭分明——股票基金比债券基金好,投资小盘股的股票基金比投资大盘股的股票基金好,互相之间差异极为明显。2014年的基金市场将如何表现显然值得推敲,在难说有单边市的情况下,各类基金都存在特定的机会。

债基:或受益新股开闸

一般而言,债市和股市是跷跷板。今年股市显然已进入创业板局部小牛市,而债券基金则颇多不顺。自6月“钱荒”后,债市一路震荡下跌,致使债券类产品表现惨淡。由于去年债券类产品受市场热捧,今年基金公司“一窝蜂”发行新债基,结果却套牢不少投资者。

根据Wind资讯的数据,目前已有近200只债券基金跌破“1元”面值。从6月初到11月底,跌幅超过10%的债基就有8只,同时超过70只债基的跌幅超过5%,可谓惨烈。其中,跌幅较大的主要是可转债基金和杠杆基金B类份额。

还有多只债券基金因亏损遭遇大量赎回,基金经理被迫抛券,导致债券基金净值进一步降低,同时更加剧了债市的调整。债市近期正处于这样的负循环之中。

不过债市的调整和股市不同,债券有其价值的底线。比如面值100元的券,随着到期日临近一定会回到其合理价值区域。所以对于被套牢的债基投资者(杠杆债券基金另当别论)来说,割肉并不是明智之举,除非这只基金被大量赎回,基金经理大量抛售。

明年债市的表现仍然是个谜,但假设你看好明年股市,那么债市表现平平的可能性就很大。但另一方面,经过一轮非常彻底的下跌后,债市的风险也已大量释放。

较正面的看法是,在年底资金面紧张、利率市场化、基准利率抬升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出现的调整,反而也创造了投资机遇。但悲观的预期则认为,这种变化可能是趋势性的,由于银行资金趋紧,被动放大杠杆,于是通过“非标”(非标准化债权资产)来博取收益,对债券市场资金进行了分流,特别是货币基金的大规模扩容也分流了大量资金。

现在只能说,也许明年债市表现很难有惊喜,但风险也并不太大。希望获得稳定收益的投资者倒不妨考虑可以参与打新股的债券基金。IPO开闸在即,这部分收益也许可以增厚债券本身的收益。至少目前看来,机构参与打新无论从中签率还是专业性角度而言都比个人投资者更有优势。

股基:大概率事件

明年股市能不能进入大牛市有点难说,至少目前预测牛市的人太多了,就应该保持一定的清醒。

不过,最近的政策的确如雨后春笋一般,消化其背后的意图显得十分有必要。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于11月15日晚间的公布,市场对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有的猜测、预期尘埃落定。其中提到的,推进股票改革、多管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等内容,较为鼓舞人心。

这部《决定》无疑是全面推动新一轮经济改革的开始,为后续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注入了动力。包括针对各种市场显性和隐性壁垒、针对原先价格垄断领域的若干行业、针对城乡土地市场、针对人民币汇率、针对中小企业方面的诸多改革部署,都似乎箭在弦上。这意味着诸多的传统行业结构、盈利模式、利益分配结构将被打破和重组,其中的机会也是“很值得琢磨”的。

此后,微观的政策一部接一部推出。包括IPO制度改革、优先股试点等。央行推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显示了利率市场化开始前期试探。三部委联合放行递延纳税,最终确定采用EET模式,意味着中国版401K(美国的一种企业年金制度)明年将问世。外管局还同时发布《关于完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防范异常外汇资金跨境流动。

一些市场重要人物纷纷放话表示,此次三中全会所作出的重大转变,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A股的中长期趋势。A股正在进入牛市阶段。

当然,不管明年能不能真正走上大牛市行情,投资一部分和股票相关的产品还是很有必要。最简单的方法是买一只被动跟踪指数的股票基金,或者主动型股票基金。如果是对市场有深刻认识的投资者,则可以选择更为策略性的方法——行业ETF、股票杠杆基金等。

货币基金:还将维持高收益

今年货币基金的表现显然令人振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尤其是余额宝的出现,把大家的目光带向了货币基金这种现金管理工具。未来这类产品是否还能维持高收益是大家最关心的。

一般来说,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和市场资金的紧张程度相关。资金越紧张,收益就越高。从6月闹“钱荒”后开始,货币基金的收益率就逐步上升。过去一个月,多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超过了5%。根据Wind资讯,截至12月8日,234只货币基金过去一月平均的7日年化收益率达到了4.467%。其中,45只货币基金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超过5%,最高的一只收益率超过了6%。

这主要是因为年底一向资金较紧张,并不代表未来一整年都能获得这样的高收益。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日前人民银行推出的《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了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将以市场化方向确定。作为货币市场基金的投资方向之一,同业存单利率的市场化可能会提高货币基金的收益。至少从国外经验看,存单的推出往往带动货币基金的新一轮大发展,因为可转让存单的收益性和流动性使其在流动性管理工具中脱颖而出。

另外,也有业内人士预期,利率市场化加速推进,利率上行已成必然趋势,同时当前“钱荒”格局还将延续,在此期间,货币基金都有望取得不错的收益。

分级基金:B类份额有机会

分级产品里的股票型产品,明年可能值得关注,当然前提是对风险非常有承受力的投资者。如果看好股市,对股票分级基金的B类份额进行波段操作是一种不错的策略。

而债券分级的B类份额,在大幅下跌之后,实际上也显示了一定的机会。但其中要特别注意遭遇大量赎回的分级基金。一般情况下如果A类份额大量赎回,那么B类份额的杠杆比率也会随之改变。不管怎样,在大幅下跌和折价的双重打击之后,这类产品实际上值得仔细研究。

过去一直很受欢迎的分级债基A类份额,随着货币基金收益率的提高,显得不再有吸引力,明年不建议投资。

银行理财变数环生

敏感的投资者或许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政策的调整,为银行理财产品增加了不少变数,这些因素甚至将对这一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值得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留意。

在2013年的投资产品市场上,银行理财产品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一席,无论是发行数量还是产品的收益率都有持续上升的趋势。尤其是年中时,市场资金告急,以货币市场为主要投向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水涨船高。时至年末,一些高收益的银行理财产品再度出场,不到半年期的产品收益率已经超过6.5%(年化)。

很有趣的现象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群也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前几年,热衷于银行理财产品的客户大多是追求稳健、低风险收益的中老年投资者。而这两年,由于证券市场低迷、基金表现不尽如人意,银行理财产品风险低、收益又相对较高,吸引了不少年轻的投资者。

2014年即将来临,敏感的投资者或许已经感受到了一些变化。政策的调整,为银行理财产品增加了不少变数,这些因素甚至将对理财产品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

变数1:利率市场化推进 挤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

12月9日,《同业存单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这标志着NCD正式开闸,更深远的,这意味着利率市场化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同业存单的发行利率、发行价格等以市场化方式确定,作为目前唯一具有存款性质的市场化利率,能为未来存款利率市场化提供参照,是存款利率市场化的铺垫。业内人士指出,从今年几项机制的推出,可以看到利率全面市场化的改革路径——7月20日,央行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10月25日,贷款基础利率(LPR)集中报价和发布机制正式运行;12月9日,同业存单发行与交易。而为利率完全市场化铺路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将要出台。

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的方向,同时它也会对现有的理财产品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原因就在于,一直以来我国对存贷款利率都实施一定程度的管制——今年7月份央行刚刚放开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而对于存款利率,仍然坚守着最高上浮10%的上限。在这种管理制度下,银行的存款利率就很难体现出市场对资金的真正供需情况。市场只能够借道于一些投资标的为货币市场、债券市场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对资金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类型的理财产品是利率市场化的前奏,它们的收益率水平真实地反映了市场化的利率。

举个例子来说,2013年6月份以来,市场的资金供应趋紧,“准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就水涨船高;在月末、季末这些特殊的时点,这种理财产品的收益水平也会有较大的突破。相比较之下,尽管很多银行已经将所有的存款利率都“一浮到底”,达到上限,却还是难以反映出市场的实际利率。

不过,利率市场化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作为金融改革中的重要一步,在不久的将来,银行存款利率就将放开。可以预期的是,届时存款的利率水平就将摆脱上下限的束缚,利率随行就市,反映出市场真实的供求状况。当市场上资金充裕时,利率就会下降;当资金紧张时,利率就会上升。同时,不同的银行也可以对不同的存款项目制订相应的利率策略,实现各家银行存款不同价。在这种情况下,目前作为替代品的“准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规模将大幅缩减。

变数2:资管计划实现突破 银行理财多元化

在利率市场化推进的情况下,目前占据了大半江山的准固定收益类银行理财产品的份额势必出现下降,届时今年已经开始试点的银行资管计划有望在发行银行范围、产品类型上有所突破。

相比目前的理财产品,未来银行资管计划形式将更加类似于公募基金产品,采用净值的方式表现收益。在投资标的范围上,银行资管计划可能出现较大的突破,或将不受银行理财产品现有法律法规限制,可直接投资于二级股票市场、企业股权等。

变数3:叫板互联网产品 管理资金更灵活

2013年不少互联网金融产品成为了被关注的焦点,典型的代表是支付宝[微博]旗下的“余额宝”产品,为人们管理现金提供了更灵活、收益更高的方式。从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产品与银行产品仍处于错位竞争,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崛起,的的确确给银行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在这一背景下,已经有银行开始了创新,如民生银行(8.19, -0.08, -0.97%)正计划推出新型的电子银行卡,用户存钱之后,卡内资金即可投入到汇添富、民生加银的货币基金产品中,收益远高于活期存款。而通过银行的资金垫付机制,投资者可随时进行取现使用,这一功能在使用时也无资金门槛。

平安银行的类似产品“平安盈”已经上线,依托于网银渠道,用户可以通过财富e电子账户购买平安盈。和“余额宝”一样,客户资金在享受活期存款便利性的同时,可以获得高出活期存款利息数倍的超额收益。

相比之下,民生的产品创新力度更高、也更加实用,如果这一模式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可以预期的是,未来将有银行迅速跟进这一市场,新型的现金管理模式将对现在包括互联网金融产品在内的市场造成新一轮冲击。

变数4:民营银行试点在即 改变银行市场格局

消息人士透露,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已经上报,目前尚待批复。市场预测,作为下一步金融改革的重头戏,民营银行试点有望较快推进,预期首批牌照最快将于今年底、明年初“出炉”。

目前,已经有超过35家名称中带有“银行”字眼的企业名称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核准。首批民营银行可能产生于北京、上海、深圳、浙江等呼声较高的热点区域,但首批批复的民营银行数量可能不多,但这意味着民间资本金融探索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按照银监会的引导,民营银行将获得有限业务牌照,银监会也将对其业务范围、开展业务区域、合格存款人等予以一定限制。但总体上说民营银行的开闸,有利于增加金融服务的竞争性供给,促进中小企业和“三农”发展。同时,为了提高对储户的吸引力,民营银行最可能采用的方法是提高储蓄利率与大中型银行竞争。在适时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前提下,这对推进利率市场化、民间储蓄分流也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房价分化加剧 慎对商业房产

一线城市因人口持续流入,房价易涨难跌;少数三、四线城市供需失衡现象仍在持续,房价难涨,很有可能会出现更多的“鬼城”。受电商影响,商业房产的风险在加大,投资商业房产应谨慎。

调控方式有变

相比之前,2014年楼市调控思路将会产生变化,由之前的“一刀切”,逐步转变为合理的长效机制。

自2005年以来,楼市经历数轮调控,非但未能把房价降下来,反而出现“越调越涨”的尴尬局面。而事实也证明,包括限购、限贷、限价等行政色彩很浓的手段,也只是“急就章”。正是因为如此,建立楼市调控长效机制,已经成为政府的下一个目标。就目前的情形来看,各方已在积极着手准备,预计在2014年的“两会”上将就此展开讨论,并形成明确的房地产调控框架。

建立长效机制有两大关键因素值得关注。其一是去投资化会成为其中重要措施。这一点有迹可循。近两个月来,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以及杭州、南京、武汉、长沙等在内的重点城市纷纷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提高了外地人的购房门槛,同时也对二套房贷作出了调整,比如提高首付比例等。而从长远来看,未来还有可能会通过税收措施,比如针对拥有二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征收不同税率(拥有套数越多,税率越高)的房产税,加大持有成本,从而迫使房产投资者离场。

其二就是要构建一个覆盖全体居民居住需求的供应体系,在改革的基础上,施以各项土地的、财政的、税收的、金融的配套改革措施并坚定落实。中央政府已经明确,在“十二五”结束之后将有3600万套保障房进入市场,相信此举将会促使楼市回归理性。

房价出现分化

预计在2014年房价区域性分化局面还会延续,不同城市以及不同类型物业的价格运行趋势有着明显的区别。

国内房价两极分化特征愈发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70个大中城市中,包括“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年涨幅超过15%,但温州的价格涨幅为负。同样包括海口等其他三、四线城市,涨幅也很小。此外,没有纳入国家统计局监控范围内的其他三、四线城市如鄂尔多斯(7.10, -0.09, -1.25%)等,房价已经深幅下调,无锡、常熟等城市的房价也出现了回落迹象。

房价出现两极分化,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与供需有着极大的关系。一线城市以及各省中心城市,由于资源集中,属于开放市场,所以不断有需求涌入,进而支撑房价大幅上涨。而包括温州、鄂尔多斯等城市,由于房价泡沫成分较大,加之受限购等调控措施影响,需求受到抑制,由此出现较大幅度的下跌。

对于2014年房价趋势的变化,业内专家表示一线城市在短期内难以降温。莱坊国际有关人士分析指出,一、二线城市房价仍然会保持上涨态势,但二线城市住宅价格上升的速度将会较一线城市慢,而一些三、四线城市可能出现价格回调,如出现楼市泡沫的温州和东莞。

至于房价涨幅会达到多少?机构预测最高有望达到15%。莱坊国际有关人士表示,一线城市2014年豪宅涨幅在5%~15%不等,二线城市涨幅较小,在3%~8%不等。一线城市普通住宅涨幅可能会略逊于豪宅,有望达到4%~15%之间,二线城市则与豪宅相似,在3%~8%之间。

一、二线城市仍然会成为地产商投资的热点区域。在2014年,中国内地一、二线城市核心区域的土地将继续由资金充裕的发展商夺得,这是因为它们在2013年从发行债券及住宅销售中获利不少,有能力持续投资。

购房思路调整

在2014年,购房者应该关注性价比更高的物业。总而言之,如何买到有升值潜力的房产,是购房者需要认真面对的一门“功课”。根据经验,本刊认为以下几种类型的物业,在2014年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是紧跟规划。此前不久上海自贸区内及周边房价出现暴涨情形,再一次证明政府重大规划对区域内楼市乃至整个城市房价的刺激作用是巨大的。地段价值的提升,与政府的投资有着极大的关系,而规划的实施,实质上就是投资的过程,包括市政建设、配套设施、商务氛围等多个方面,都会随着投资的完成而得以改善。

其次是紧靠地铁。地铁对区域楼市的拉动作用不言而喻。类似于城市远郊区域因为地铁的贯通而得以实现“草鸡变凤凰”的华丽转变,这样的案例在各个城市都曾出现过。眼下各地城市轨道建设正处于高潮期,因此相信未来还会不停上演这样的“变戏法”。

第三是名校周边的房产。由于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使得部分师资力量比较雄厚的学校受到追捧。但同时由于“就近入学”规定,使得学区房一直受到市场关注。因此,未来不管市场如何变化,名校周边的房产都将属于稀缺资源,因其高附加值而会长期成为热点。

还有就是有新的配套设施进驻的区域。区域内如有新的生活配套设施进驻,比如大型超市、医院,或者名校新开分校等,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区域的地段价值,从而使得房价有了更强的支撑。

慎对商业房产

受电商影响,商业房产的风险在加大,投资商业房产应谨慎。

柜面交易模式已经逐渐为网络交易所取代。根据艾瑞咨询[微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将达到18500亿元,较2012年的13040亿元上涨41.9%。该机构预测,中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未来3年内,有望维持20%~30%的增长率,至2016年将达到36000亿元。面对这样的局面,商业房产投资需要更加讲究技巧。

洲联集团有关人士指出,未来部分传统商业房产可能会受到电商的冲击,比如社区商铺、专业类商铺等。因此投资这类商铺,则需要面临更长的养铺时间,或者承受长期的低租金回报的压力。

但这并非意味着商业房产已经失去了投资机会。洲联集团有关人士指出,未来投资商业房产,如果做到与“网”俱进,则能找到新的投资方向。如何实现这样的转变?有以下几种思路可供参考。

其一是未来寻找与网络商店相结合的实体店铺会增加,因此能够满足此类需求的商铺有投资价值。很多网络商店都会通过公布具体店址的方式来增加其可信度,很多消费者会选择在网上考察,而后进入实体店铺购物,这类商铺无疑能获得更好的租金收益。

其二是展示体验互动业态会符合未来发展趋势。诸如化妆品、衣服等大多还是要依靠在实体店的亲身体验来推动销售。另外,汽车、手机等,除了体验需求之外,还有通过实体店进行品牌宣传的需要。因此,这类商铺将会与网络销售结合得更为密切,从而更有市场前景。

汇率优势让“海淘”更实惠

在人民币持续走强的大趋势下,有效利用汇率优势,根据汇率变化优先选择低汇率旅游地,结合自身需求使用“全币卡”进行“海淘”,又或是在金价低谷时适量增加黄金消费,都是新一年值得提倡的消费方式。

聪明理财不忘聪明消费。在人民币持续走强的大趋势下,有效利用汇率优势更好地规划生活消费也是高效理财的重要部分。想要在一定的经济条件及不失品质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自己的生活,就需要悉心了解并合理运用身边更为经济、更具效益的消费方式及消费渠道来“花小钱,办大事”。新一年,根据汇率变化优先选择低汇率旅游地,结合自身需求使用“全币卡”进行“海淘”,又或是在金价低谷时适量增加黄金消费,都是值得提倡的消费方式。

跟着汇率游世界

今年以来,受到国际收支及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影响,美元、英镑、欧元、澳元等世界主要货币兑人民币汇率总体出现下滑趋势,均处于近年来的历史低点。据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12月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报6.0924。至此,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8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积升值幅度近35%,对欧元累积升值超过20%。相较于人民币的持续升值走强,出境游的花费则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机票费用、酒店费用、境外景点门票、餐饮购物以及娱乐项目所享受的“汇率折扣”都为境外游增添了竞争的砝码。

境外游的性价比越来越高,跟随汇率的变动出游,也就成为了更为经济的出游方式。以人均花费为4500美元的短期美国自由行为例,一个三口之家现今在同等条件下的出行花费较去年同期折合可减少近2000元人民币,较2011年同期折合可减少近3200元人民币。面对新旅游法实施后普涨的旅游市场,在新一年中把握汇率波动,看准时机优先选择诸如美国、法国等低汇率且适合购物消费的目的地,就能在保证出行品质的基础上节省不少支出。

“海淘”生活更实惠

人民币购买力的不断攀升,不仅使得境外出行变得实惠,境外“海淘”也随之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海外商品优于国内的品质及价格优势,都使这种覆盖范围更大更全的购物方式逐渐成为国内家庭“足不出户,购便全球”的省钱好帮手。

相比在国内的实体商城或网站消费,“海淘”的优势在于更大范围的国际商品信息、更实惠的商品价格以及更可靠的商品质量。通过这种便利度基本等同于在国内“淘宝”、“京东”、“1号店”等电商平台的购物方式,消费者不仅可以在家畅游国际商店,买到国内没有的商品,海外购物也不再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且基本无需担心遭遇假货。货款安全方面,大部分海外正规网站一般采取下单时进行预授权扣款,发货时才真正扣款的付费方式。因此无论在下单后出现任何问题,消费者都无需为货款担心。因为在订单成功之前,所有的费用都只是预授权,并不会真正被扣除。而即便加上运费和关税,经过汇率折算后的产品价格往往也比国内专柜便宜不少,“海淘”的优势可谓不言而喻。

事实上,随着国外电商对于中国市场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海外大型网站已经开通了直达国内的直邮服务,包括服饰、化妆品、玩具以及电子产品在内的各式日常生活用品均已能方便地实现“海淘”。与此同时,国内也已出现了不少服务于“海淘”的代购网站及推送优惠信息的微博、微信服务。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些渠道,更方便地搜索了解到详细的“海淘”过程及相关攻略,获取海外限时折扣信息及各大折扣网站的每日折扣商品。不仅如此,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及招商银行等各大主要银行都陆续推出了各自的“全币种”(多币种)概念,全币种/多币种信用卡的出现可有效节省“海淘”时可能产生的1%-2%不等的货币转换费用,同时也使“海淘”支付变得更加便利。结合自身需求,在新一年中合理使用“全币卡”进行“海淘”,绝不失为一个既提升生活品质,又收获安全实惠的“双全法”。

扮靓不妨多“淘金”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持续承压走低。12月5日,国际现货黄金于1223.0美元/盎司开盘,全日最高价为1251.5美元/盎司,全日最低价为1210.8美元/盎司,报收于1242.5美元/盎司。而随着国际金价的大幅下跌,黄金饰品的价格也随之下调,“老庙黄金”、“老凤翔”、“华宝楼”、“亚一金店”等各主流珠宝品牌的千足金价格岁末报价基本维持在 320元/克,相比2012年同期近350元/克的价格而言,有近10%左右的降幅;相比2011年同期,下降20%以上。据业内人士分析,未来金价走势在短期不会产生巨大波动,受美联储降低货币刺激政策力度及国内外经济活动加速的影响,全球金价跌势或将小幅延续,预计2014年的金价仍会处于历史低位。建议有“硬消费”需求的婚嫁群体以及喜爱扮靓的消费者,在添置饰品时可酌情考虑增加黄金消费。

另外,得益于汇率优势及关税、销售税的减免,中国香港地区的金价相比内地而言更为优惠,金饰设计相对也更为多样。成色方面,受到《黄金标注法令》的约束,香港黄金饰品也普遍拥有较好的质量保证。有条件的消费者不妨选择前往“周大福”、“周生生”、“谢瑞麟”、“六福”等香港正规金店进行选购。

金价缺乏上涨动力

从投资需求和实物需求这两个层面分析,在2014年黄金市场缺乏显著的推动力量,金价上涨动力明显不足。

回首2013年,黄金的表现让投资者失望至极。年初国际金价位于1700美元/盎司附近,截至12月6日国际金价已下跌至1225美元/盎司,跌幅近28%。年初的起点似乎也是这一年行情的最高点。在6月中,黄金价格甚至一路跌至1192美元/盎司。最让投资者接受不了的是,黄金的年末定律在这一年居然没有发挥出作用,黄金的交易量和交易价格都没有出现提振。

一种悲观的说法是,黄金十年牛市终于在即将过去的2013年画上了句号,投资者对黄金的兴趣因此大幅减弱。在即将到来的2014年,黄金能否挽回颓势?

实物买盘难以推动金价

决定黄金价格的因素众多,包括诸多无法想象的因素。但是,比较基本的,我们可以从投资需求和实物需求这两个层面来看待推动黄金价格的因素。在2013年,黄金价格出现近30%跌幅的主要原因来自于投资需求的下降,如12月5日SPDR的黄金持仓量约为838.71吨,较去年底时的1350.82吨下滑了近38%。根据瑞银的统计,年内迄今为止全球的黄金ETF出售了超过700吨黄金。当然,投资基金只是黄金买方力量中的一部分,但却也是最活跃的一部分,尤其是杠杆的使用,使投资基金对于黄金价格有着很大的左右力量。今年黄金价格的走势也与投资基金的持仓量变化保持了很高的一致性。

投资基金离场的原因在于,资金找到了更好的去处。在这一年美国市场是最受青睐的市场,随着美国经济的复苏强势启动,大量的投资资金从不同的市场撤出,流入美国市场,其中也包括了黄金ETF。沿用这样的思路,2014年资金将更多地流向哪里?欧洲也许会是接下来的目标。在经历了几年的疲弱后,欧洲市场的投资潜力正在显现,无论是估值还是投资前景,可能都优于牛了十年的黄金市场。

黄金价格的另外一个推动因素是实物需求,主要表现在工业用黄金和金饰金条上。工业用金是一个基本稳定的量,对于金饰金条来说,在印度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以减少黄金进口后,中国在2013年第三季度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金饰用金市场。但事实证明,中国的买方力量难以与使用高杠杆的投机资金相抗衡。

当然了,不能排除由于突发事件的产生,最典型的可能是战争、恐怖事件等使黄金重新成为投机资金的焦点,这些都是难以预测的情况。但总的来说,2014年黄金市场缺乏显著的推动力量。

规避单一看多型产品

随着金价的走低,2014年的熊猫金币和马年金条价格都比往年有了很明显的下跌,如一套熊猫金币今年的售价仅在16000元左右。对于喜欢实物黄金的投资者、消费者来说,如果到达你的心理价位,不妨该出手时就出手,毕竟“看得见、摸得着”的黄金消费在我国有着古老的传统,也能够带给我们诸多的乐趣。

如果你是纯投资者的话,黄金投资品种已经非常丰富,除了以往在牛市中的做多品种,市场上还有很多能够采用看空操作的交易产品。风险大一点的如金交所的黄金T+D,风险小一点的如商业银行的双向操作黄金投资产品。这些产品的特点是无论黄金上涨还是下跌,只要看准了方向都有获利的可能,避免了单一看多产品的局限性。

责任编辑:陈诗逸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