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存、品牌与渠道建设看鞋企的困难
其实,从2011年底,就有许多运动鞋服与休闲鞋服企业爆发出库存太大导致市场不良的消息。“李宁”与“美特斯邦威”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典型案例了。
福建鞋企的状况就很好吗?记者在调查后发现,情况很严重。许多著名的运动品牌根据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的现状,估计到未来市场的残酷和自身的实力,都逐步调整2012年的渠道拓展计划和品牌运作计划,整个行业都趋于保守。目的在于稳定现有优势,蓄积相当力量等待市场的好转。许多中小企业更是最大限度压缩新品的生产与推出,更多的力量是在向办法消化往年的库存求的部分资金的回笼,保证企业的运转,而不是像往年那样拼新品推出速度和市场推介力度。这当然跟企业的资金情况和目前的金融政策息息相关。去年温州、福建爆发的鞋企老板跑路、跳楼的事件其实还在发酵,还在正常运转的企业都得到警示,没有足够的净现金流,就必须认真的考虑生存问题而不是发展与扩张的问题。虽然企业的成长性良好,但金融机构甚至民间都存在很大的疑虑,不会对鞋企有资金的倾斜,这就给鞋企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压力。
同时,市场竞争的白热化也给运动鞋企带来空前的压力。国际巨头阿迪达斯与耐克等不再只关注高端市场,而是早早就放下身段,在二三线甚至三四线市场与国内品牌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国际品牌的市场渠道下沉让国内品牌的市场渠道策略必须跟着变化,这也是运动鞋企2012年压力暴增的一个方面。据报道,阿迪达斯把旗下的锐步品牌放了很大的量在晋江生产。这对晋江来说是机会更是挑战,晋江的鞋企有机会观摩世界一流鞋企的生产、管理与过程品质控制,是提升的好机会,但同时在家门口就得面临巨大的竞争。运动鞋市场空间很大,但数据却并不让人看好,行业的生产量需要更大的消化能力,现在配国际品牌一搅和,消费者的选择是多了,可企业的选择少了,企业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来应对,能否成功没有定数。
休闲鞋也好不到哪里。近几年休闲概念开始普及,休闲鞋服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关注与推动,找到了很大的发展空间。福建板块的休闲鞋服产业有近20年的耕耘历史,积累了很多经验。之前在休闲概念逐渐时尚化的过程中,所有企业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一些企业过于自信,认为休闲的主导期已经来临,在市场做了大量的扩张工作,并广为铺货。可是金融危机和国内实体经济危机的影响太大了,超出了这些企业的预计,问题逐渐显露,最主要的是市场并没有像想象中那么热,库存急剧增加,回款能力却在经济萧条中渐渐减弱,导致资金危机。企业没有足够的资金进一步加强品牌宣传和渠道开拓,企业与企业之间的价格战却不合时宜的出现,许多企业陷入铺货、多开店、资金难回笼的恶性循环中,企业苦不堪言。
从职业经理人使用看鞋企的困难
问题放佛是潘多拉魔盒被揭盖后一样层出不穷。企业在面对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开始逐渐把目光转向产业转型与升级的努力。其中,寻求职业经理人队伍加盟企业进行改革形成了一股潮流。他们奇希望在这群行业精英能给企业内部管理注入新的活力,焕发新的激情,也希望精英们能用他们丰富的市场经验,逐一解决企业的弊端进一步开拓市场。
这种转变是可喜的。温州、广州等鞋业发达的地区的这种努力已经收到了成效。福建鞋业行业在危机中使用这一招棋局,可谓应时而生。但不可忽视的是,职业经理人与区域、与企业的磨合过程需要土壤培育。用不好带了的副作用更是可怕。记者在与福建鞋服产业的一些企业家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在市场的发展过程中,他们接受了职业经理人的重要作用,也希望建立专业的人才专心专注做专业的事这样的模式。但更多的初衷是拿来主义,希望这些精英们能一到位就给企业开出良方,让企业扭转局面步入正轨。往往是这种急迫的心情主导了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使用。
记者在福建多家鞋企的采访调查中了解到,职业经理人在得到自认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岗位后,为了在老板面前树立自己的权威,尽快拿出成绩来证明老板的眼光,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职业潜能时,往往比较浮躁,急功近利。他们大量招来原先的部下,快速组建自己的团队,对企业的弊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企业一时间都好像找到了自己的病灶,也开始出现了一些好的扭转迹象。但由于职业经理人的浮躁,没有很好处理好企业业已成型的一些习惯跟关系,在大量使用自己人的情况下,忽视了原有员工,企业老员工要么被排挤要么失去应有的岗位,他们一时无所适从,从观望发展到抱怨再到消极怠工。这样的情况让企业的改革在两股力量的交汇中很难取得预期效果。
经济形势严峻当头,企业面临困难集中爆发。福建鞋企面临内忧外患,怎么在荆棘丛中杀出一条血路,寻找到发展的生机?福建鞋服企业需要的不仅是耐心,更要有勇气跟智慧。福建鞋服产业转型与升级的故事与标杆需要企业家集体努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