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上市公司 > 正文
上海普天业绩全靠做账 盈亏解释却有理有据
money.fjnet.cn 2013-02-20 15:06   来源:东方网    我来说两句

公司运营

资产质量堪忧 总有一天面对

2012年,普天再度扔出亏损成绩单。但在去年年末,上海普天也有两项动作,它们有没有可能成为2013年普天“再度扭亏”的“杀手锏”呢?

动作之一又是“眼熟的”收购资产:去年11月26日,上海普天公告,拟通过产权交易机构收购上海山崎电路板有限公司56%的股权,收购价格为人民币4648万元。收购完成后,上海普天将持有山崎电路板78.2%的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如果这笔收购成功落实,2013年,山崎电路板就将为上海普天 “进贡”财富。

此外,2012年年中,上海普天还先后从“上海普天邮通进出口”和“上海普盛物流”两家子公司手中,以总计185.79万元的成交额,收购了49%和51%“上海邮通物业”的股权,使得普天对该公司直接持股比例达100%。这一次收购,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9年普天的扭亏计谋:前一年低价购入相关公司股权,后一年便有了新的资产收入途径。

上海普天去年年底的另一个达动作则是签订巨额订单:去年12月20日,上海普天旗下全资子公司普天能源与浙江大卫房地产签订了一份总额达9.7亿元的新能源订单。有可能是这则大利好提前走漏,上海普天股价在公告发布前的12个交易日累计上涨近30%。

然而,这份订单却受到了部分业内人士的质疑。据了解,该订单合同建设周期3年,但付款周期却长达7年。普天目前只能拿到3000万的技术咨询服务费,余下9.4亿元支付时间集中在2015至2018年。也就是说,这笔价值9亿元的巨额交易,竟然是“先开工后给钱”。上海普天在短时间内不仅得不到好处,还要付出成本参与建设,如此“买卖”很难不令人联想普天是别有所图。

当然,上海普天的业绩盈亏玩转得很溜,我们并不需要为其担忧太多。然而,这种虚假的繁荣下,公司资产质量堪忧的残酷现实却总有一天要面对。

上海普天在2007年-2011年期间对应收账款、存货和长期股权投资项目累计计提了高达2.2亿元的减值损失。上海普天在过去五年中借助各种资产处置方式,成功地达成了扭亏的目的,然而,如果公司不能快速完成战略转型,依靠此类扭亏手法终将不能持续。

项目变更随意 主营傻傻不清

上海普天备受市场质疑之处,还有其多次变更主营业务。从上市至今,上海普天先后有三个身份:2005年之是“通信电子商”,2007到2011年则是“电子机电供应商”,再到前年,它成了一家“新能源公司”。

从一个行业跨入另一个行业,对于企业虽然可能存在着巨大的机遇,也意味着不可预测的风险。而这两个极端情况却都在上海普天身上出现了。

风险是,上海普天“转行”十分失败,业绩一年比一年差;但机遇却是,上海普天身上概念原来越多,至今,它已经是一只兼具新上海概念、通信概念、新能源概念、长三角概念、3G概念、中字头概念、迪士尼概念的“妖股”,在二级市场炒作风之下混的游刃有余。

于1993年正式登陆A股的上海普天,前身是创立于1951年的华东邮电器材厂,为国内最早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之一。

由于体制以及管理等问题,公司盈利能力的逐年下降。为扭转局面,上海普天2005年提出计划:在3年中逐步摒弃“传统有线通信设备制造商”的定位,转而成为“行业电子机具供应商”。

2007年7月31日,上海普天正式发布公告,将主业转为电子机具行业制造商。随之,上海普天的业务重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当时上海普天预测,其行业电子机具项目在未来10年中,预计将累计实现税前利润173314万元,税后利润147317万元。

然而,转型却没有想象中顺利,业绩也毫无起色。2006年上海普天的净利润仍有1.6亿,但2007年则骤降为937万元。 2008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也仅有438万元。

无奈之下,2008年8月,公司以每股9.05元的价格向控股股东定增773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约7亿元,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发展行业电子机具基地发展项目等。毫无疑问,上海普天将扭转乾坤的全部希望押注在这7亿元再融资上。

然而,从通信设备商“变身”电子机具企业,上海普天的经营状况不升反降。 2008年上海普天年报宣布巨额亏损9977万元;2009年,上海普天在前三季亏损近2000万元的情况下,最终靠着巨额的非经常性损失将业绩勉强转正,当年小幅盈利1178万元;2010年,上海普天巨额亏损依旧,亏损额达到了8776万元。

据此推算,在上海普天2007年募投项目推进的三年内,共使用融资额3.8亿元,但却换来了三年近1.8亿元的巨额亏损。

如果换做别人,经营不善的结果最终是被ST。但聪慧的上海普天绝不会令其上市公司沦落到这边番境。 “做不好别硬来,换个品种试试”这就是上海普天的经营思路,2011年,看着“新能源”概念混的风生水起,上海普天找到了下一个目标。

当年11月8日,上海普天发布公告,终止对2008年8月再融资募投项目的继续投资,将剩余的3.5亿元(包括由募集资金产生的利息)用于增资上海普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变更后的募集资金投向为新能源充电终端系统集成项目,总投资额约3.2亿元;而剩余募集资金包括利息收入约2270万元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一则公告意味着上海普天从此摇身一变又成了一家“新能源公司”。当然代价也是巨大的:公司前期投入约3.8亿多元的投资打了水漂,引来了大小股东的不满。

普天在公告中解释项目变更原因,称行业电子机具技术性门槛较低,大量厂商的涌入,导致行业竞争加剧。早知行业入围门槛低,何必还要将巨额资金不负责任地投向没有技术含量的领域?市场人士对于当初上海普天草率的重大投资决策表示了明确的怀疑。

责任编辑:editor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