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银行存定期,却发现变成了保险;信用卡差1分不还,遭全额罚息;投资理财产品被销售者忽悠,导致亏损……面对具有强大“议价能力”的银行,消费者更多时候只能被动接受。对于银行的霸道,监管层曾多次出台措施规范整顿,但是银行依然故我。在3·15之际,让我们梳理一下这些让人糟心的银行乱象。
乱象一:存款大“变脸”
“当时,一位穿着银行制服的人对我说,如果钱要是不急着用就投资短期理财产品,收益很好,还免费送份保险,一年存1万元存5年。我问中途如果要用钱能不能取这1万,工作人员说完全没问题,拿着单据来就行。我当时想着这么一家大银行,还有份知名保险公司的保单,应该有保障。”《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四川泸州通滩镇采访时,一位姓田的村民说。
然而,在连续缴纳了两年保费后,田女士想去银行取这笔钱,却被工作人员告知由于保险收益期限未满,现在取款算是退保,只能退6000多元。实际上,田女士购买的这份“理财产品”,正是某保险公司在银保渠道主推的分红型保险。
据了解,在2011年前,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产品的意愿一直高涨,不少地方支行成为保险公司的重点合作对象。“存款变保险”实际上是银保合作的旧疾。一种形式是,保险公司在银行设销售柜台,在客户存款时推荐购买保险;另一种形式则是,银行员工代理保险业务,而代理这项业务的银行员工均有一定提成比例。
相比此前,近期,存款变“理财产品”的现象日渐增多。2012年12月中,一位代理律师分别将投诉信发给了证监会和银监会,其代理对象齐先生在2011年3月16日到建行办理大额存款业务,结果却被银行误导购买了东北证券3号理财产品。一年后80万元亏损了30万元。
银率网在2013年2月至2013年3月12日展开的“3·15银行服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银行捆绑销售现象减少,但误导仍然存在。有10.44%的消费者在购买理财产品过程中遇到捆绑销售现象,这一比例较上一年度的23.81%下降了一半多。但是银行客户经理在销售产品过程中误导消费者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把保险当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位居榜首,占比达39.42%;其次是把基金当银行理财产品销售,占比达34.08%;把券商集合理财以及集合信托产品当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占比分别为15.48%和5.7%。
点评:
银率网分析师认为,和2012年度的调查结果相比,集合信托和私募股权基金产品等高风险产品的误导占比有所下降,但保险产品和基金等在产品类型误导中所占比例均大幅提升10个百分点以上,反映出目前银行对于保险和基金等大众产品的销售还缺乏严格代销规范。
一些银行业务人员为完成考核目标或者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在销售过程中采取了一些不规范的销售行为,导致保险和基金类产品的误导现象屡禁不止。
此外,部分银保产品与银行理财产品要素存在相似之处,例如万能险的最低收益保证、分红型保险的预期收益等,加上长期理财产品稀缺,银行销售人员容易利用这些产品特征的相似性和消费者的长期投资需求在产品描述上进行误导。
建议消费者在银行办理存款等业务之前,认真阅读合同,看清合同主体,分辨合同最后的落款是银行还是保险公司,这是判断消费者办理的是银行业务还是保险业务最直接的依据;辨别销售人员资质,警惕他人误导;合理评估收益,与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保险的首要功能是保障,分红收益有不确定性,消费者购买时应对收益有一个合理的预期。
乱象二:私自给客户开网银
据新浪“金融3·15”提供的投诉信息显示,河南周口的刘宁(化名)称其被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办理了存折、开通了网银,自己却不知情。2012年12月,邮政储蓄银行来到刘宁单位拓展信用卡业务,趁着方便,刘宁就把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交给了单位同事帮忙办理。2013年元旦过后,刘宁收到了所申办的信用卡,一切正常。
然而2013年2月,刘宁在网上购物时发现了问题。他按照说明开通信用卡的网上银行,谁知电脑提示称“您已经在我行开通过网银”。之前,刘宁称,自己从未办理开通过网银,且开通网银需要到银行网点,但刘宁在办理了信用卡之后从未去过太康县阳夏路的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营业厅。
经新浪方面调查证实,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阳夏路支行利用刘宁办理信用卡的机会,盗用其身份信息,冒名办理存折,并开通了网上银行。刘宁认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行为危害到了个人的经济安全,扰乱了自己正常生活和工作。银行为储户办理存折、开通网银必须由储户提出申请并由储户亲自签字同意。此后,刘宁致电该行客服,对方仅以“操作失误”来解释。
点评:
目前,很多银行都在推广网上银行,并且作为柜员业绩考核的内容之一,一些银行柜员存在客户量压力,为了冲业绩不排除私下开户的可能,而这也反映出银行一些员工的道德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