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经济与法 > 正文
亲,别让调和油“揩了油”!
money.fjnet.cn 2013-04-19 10:05   来源:东南网    我来说两句

最近,不少读者向本报反映,市场上的食用调和油大多只标成分不标配比,为消费者的选择带来障碍。业内人士爆料,由于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不少厂家会以价格昂贵但实际占比不高的油料来命名调和油,误导消费

只标成分,不标配比

连日来,记者走访福州多家大型超市,发现市场上调和油种类繁多,如花生调和油、橄榄调和油、天然谷物调和油、葵花籽调和油、茶籽橄榄调和油、坚果调和油等,分属金龙鱼、盛洲、福临门等数十个品牌。各品牌调和油均有在外包装标示成分,成分少则三四种,多则十来种。

在永辉超市福州黎明店,记者随机拿起一款调和油。细看,为金龙鱼牌深海鱼油调和油。其瓶身标注配料有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鱼油、稻米油、芝麻油、橄榄油、亚麻籽油,却无标注各类油所占比例。

名为“深海鱼油调和油”,消费者最想知道的是:鱼油占比多少?

超市工作人员表示,商家在标注各类成分时,一般会根据加入量大小依次排列。鱼油在配料中排在第六位,说明鱼油的含量并不算高。

消费者林女士说:“果汁饮料一般都有标注果汁占比,这油说是‘深海鱼油调和油’,但未说明鱼油占比,让消费者有点迷糊。”

消费者张先生则提出,卖点为鱼油的调和油,就应鱼油多一些,卖点为橄榄油的调和油,就应橄榄油多一些,“然而,光看配料表,这些油具体占比多少,完全是个谜”。

国家标准,长期缺位

早在2005年,相关部门就已启动《食用植物调和油国家标准》制定工作;2008年,征求意见稿完成。然而,正式标准至今仍未出炉。

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难产”,但仍有一些品牌先行公布了调和油各种成分配比。

记者在市场上发现,中储粮油脂有限公司生产的金鼎牌食用大豆调和油,不仅标示成分,而且标示配比。成分包括大豆油、菜籽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芝麻油、橄榄油、茶籽油等8类,所占比例分别为47.50%、41.40%、6.00%、2.50%、1.00%、0.40%、0.60%、0.60%。

该公司一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缺乏调和油标准来规范市场行为,仅仅依靠企业自觉远远不够。省粮油质量检测所工作人员也表示,食用调和油配料比例并无国家标准,只有企业标准,检测缺乏依据。

省内一调和油加工企业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暂时没有公布配比的计划,因为“这样做并不违规”。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则称,每个公司具体的配料比例各不相同,“这是公司内部机密,没有相关规定要求标注配料比例,对调和油的命名也没有统一规定”。

业内人士爆料,由于缺乏相关的国家标准,不少企业会以价格昂贵但实际占比不高的油料来命名调和油,误导消费者。如有些产品,花生油占比不足10%,却叫“花生调和油”,实际上成分最多的却是营养价值很低的棕榈油。

如何选择,专家教你

在食用调和油国家标准出台之前,消费者如何正确选择调和油?

福州的国家三级公共营养师刘丹提出建议——

第一步:挑牌子。一般而言,大品牌的产品,质量相对有保障。

第二步:看各种脂肪酸的比例。食用调和油营养价值高低,主要看各种脂肪酸的比例是否接近人体需求。质量好的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正规厂家一般会在食用油的外包装上标示这三种脂肪酸的含量和比例,消费者在购买时可留意。

第三步:要特别注意外包装上的原料排序,不要被产品的名称所迷惑。

第四步:看加工工艺。调和油主要有压榨、浸出和预榨浸出等3种工艺。首选压榨,因压榨无化学物残留,也不会产生有害物质,并最大程度保存了油里的营养素;浸出,有可能产生有害物质,但出油率高、成本低;预榨浸出,即先压榨再浸出,如有些花生油就是先压榨,再把残渣浸出。

第五步:选择原材料为非转基因的调和油。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陈艳婷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