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资料显示,涉事的两批次药品分别是C201207088和C201207090重组乙肝疫苗,据国家药监总局称,这两批次疫苗主要流向了湖南、贵州和广东。
值得关注的是,如果康泰生物的疫苗停止生产之后,其市场份额能不能得到有效供应,对于新出生的新生儿来说能否满足需求?
李国庆表示,就乙肝疫苗来讲,除了康泰生物以外,国内还有4家企业可以生产,对比这4家企业,康泰的产量相对其他企业还是比较大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50%以上。所以在暂停康泰生物疫苗生产之后,药监局会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释放其他企业产能,满足临床供应。
据21世纪网调查了解到,国内4家可以生产乙肝疫苗的公司分别是华兰生物(27.96, -0.36, -1.27%)、天坛生物(21.24, -0.81, -3.67%)、华北制药(5.08, -0.05, -0.97%)、大连汉信,种种迹象表明,在乙肝疫苗界一支独大的康泰生物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地位危机”。
湘财证券的一位医药行业分析师向21世纪网表示:“可能还是市场对于乙肝疫苗的恐慌心理造成股价的大幅度波动,在此事件尚未有官方调查结论出现后,康泰生物的暂停一定会给其他生产乙肝疫苗的公司创造机会,至于康泰生物的市场占有率会被抢食,这个还不好说,不能下定论,毕竟占据国内市场这么多年的老大地位,一时间被反转也不太可能。”
此前康泰生物副总经理张三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公司的乙肝疫苗市场的份额超过60%,在高峰时期甚至超过70%,然而,就是这样一家独大的乙肝疫苗公司,却始终未能叩响资本市场的大门。
股东蹊跷退出,上市无门
公开资料显示,康泰生物1992年正式成立,由国家原材料投资公司、深圳广信生物工程公司和香港广信实业公司合资兴办的股份制企业。
2002年12月,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上海华瑞投资有限公司、北京高新技术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湖南高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交大昂立(7.67, 0.03, 0.39%)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康泰生物发起人,将其整体股份制改制,并进入上市辅导期。
2005年9月,康泰生物正式向中国证监会深圳监管局递交上市辅导验收材料并通过审查,完成公司上市辅导工作。
然而,十年沉浮,康泰生物却始终徘徊在资本市场大门,而其同行天坛生物早于1998年5月份就已登录A股市场,华北制药更是在1994年成功叩响资本市场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