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行闫冰竹:不让中小银行输在“利改”起跑线
守住底线,以稳健保障发展质量。风险是银行的生命线。面对利率市场化,中小银行更需要坚守风险底线。
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渐深入,中小银行所面临的冲击正在进一步暴露。相比于大银行,中小银行不但面临着利差收窄、业务成本走高的压力,而且由于网点数量少,议价能力偏弱、人才相对匮乏等原因,中小银行所面临的利率市场化的风险困境远甚于大银行。
作为资产规模过万亿的北京银行,也如其他中小银行一样经受着这场利率市场化的考验。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认为,由于中小银行长期以来处于金融弱势,所以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国家应给予中小银行一定的政策保护期,给予更多新型业务先行先试的机会,不能让中小银行输在“起跑线”上。
中小银行面临更大冲击
理财周报: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最后突破也将来临。您认为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中小银行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闫冰竹:今年以来,中国金融改革的进程明显提速,利率市场化不断迈出实质性步伐。从未来趋势看,利率市场化是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被称为银行继上市之后的“第二次革命”。
相比大型银行,中小银行面对利率市场化会受到更大的冲击和挑战,具体包括:
挑战业务发展模式。从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以及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实践来看,随着逐步放宽存款利率浮动上限和贷款利率浮动下限,将带来资金成本的上升、贷款收益的降低,将进一步加剧同业竞争,一般都会导致初期存贷利差的收窄。特别是,在市场竞争中大型银行在利率定价权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中小银行将遭受直接冲击。
考验风险管理能力。利率市场化后,资金在不同金融资产间转换的频率增加,迫使中小银行进行战略转型,调整风险偏好,加大产品创新。中小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将全面增加,风险的复杂性、隐蔽性、关联性、传染性、危害性显著增强。
考验资金定价能力。目前,商业银行对客户的存贷款定价比较粗放,价格与成本、收益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精确计量和有效匹配。利率市场化后,需要建立扎实的基础系统和有效的制度流程,精确计量资金成本、风险成本、运营成本、资本成本,并通过合理的授权安排,对客户开展市场化定价,从而对中小银行的定价方式、定价程序和定价策略带来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