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支付宝、微信等新型支付模式或即时交互平台与金融机构的频繁接触,传统的通讯运营商也加快了与金融机构的合作步伐。
从网络到终端,电信运营商与银行的结合几乎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业内人士纷纷猜测,通过电信业与金融业的这种融合,新的支付方式将加速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新的消费理念也将逐渐形成,随之手机支付将成为通讯运营商与银行“联姻”最重要的一步。
三大运营商分配支付蛋糕
目前,我国拥有11.76亿的移动电话用户,其中3G用户3.19亿、移动互联网用户8.04亿,移动电话普及率为87.1%。业内人士预计,通过手机钱包把金融功能植入手机,把手机打造成为金融服务的平台,将改变现有的金融服务模式,也会为我国手机近场支付产业带来爆发式增长。
手机支付业务自今年6月份开始商用以来,接入银行迅速增加。今年6月光大银行作为首家银行接入了中国移动和中国银联共同搭建的移动支付系统,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这一新型支付模式已经有十家银行加入。据悉,近日,中国银行也宣布加入中国移动的手机支付业务,通过中国银联间接接入中国移动系统,为客户提供手机钱包等移动支付服务。与此同时,中国联通近日也接连宣布与光大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等签署了手机支付战略合作协议。据了解,联通的手机支付也有望很快推出。相较于中国移动与中国联通迅速地在手机支付领域“圈地”,中国电信也加入了手机支付平台的系统开发大军,并且与银行的沟通从未中断过。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2~2013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研究报告》,预计2016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将突破万亿元交易规模,达到13583.4亿元,移动支付显然已成为通讯运营商和银行业眼中的大蛋糕。
银联“抢占”成都支付平台
尽管作为手机刷卡器行业的后来者,银联也有其重要作用。“银联是一个线下的银行卡集中交换的平台,有很重要的作用。中国移动不会一家一家去和银行对接,而需要一个综合的平台,能把所有的银行接进来。这样中移动对外推广的速度就会大大加快,也有利于这个产业的提升和手机支付产业的成熟。”成都移动工作人员向记者讲述到,在这个链条中,移动是一个传统的NFC支付手段的供应方,银联起到了汇集的作用,银行是一个金融产品、结算账户的供给方。
“除了平台方面,银联还有一个优势在于铺设改造POS机的便捷,因为虽然手机能进行支付了,但是最终还是要在POS机上做近场支付,所以如果POS机不支持手机支付也没有办法完成。因此,银联在升级改造POS方面的工作力度很大。”记者采访到成都某电子银行部工作人员。
据了解,在运营商方面,成都是中国移动确定的中西部唯一一个移动电子商务创新示范城市。根据2012年中国移动与成都市政府签署的协议,其将重点支持成都市建设移动电子商务的建设,大力推广NFC手机钱包业务。预计从今年年底开始,成都移动将向市场大规模投放带有NFC功能的手机终端。上述成都移动工作人员表示,从年底起,成都在市场上投放的大容量SIM卡都将直接支持NFC应用,将能够承载数十个卡应用,这些应用未来将可涵盖金融服务、城市交通、公共事业等功能。
同时,在中国银联的支持下,预计市内各大商场、超市将陆续启用带有NFC功能的POS机,预计总数量近10万台,这意味着成都市民只要使用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并更换了新的SIM卡,就能使用手机刷卡购物的功能。项目铺开后,预计将发展200万用户,带动全市刷卡消费金额增长1000亿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