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银行资讯 > 正文
把脉新时期下的银行监管 尚福林问计金融专家
money.fjnet.cn 2011-12-08 10:00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我来说两句

寄望监管尺度放松

2011年5月,银监会曾发布《中国银行业实施新监管标准指导意见》,从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强调贷款损失准备监管三个部分规定了新监管标准。

但银行业内对于新监管标准的实施则异议颇大,并寄望在未来执行尺度能有所放宽,银行业的意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国际标准是否会在中国“水土不服”,巴Ⅲ能否真正防范金融性系统风险?二是过高监管标准可能影响银行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并减弱银行国际竞争力。

巴曙松11月8日在《中国经济时报》撰文指出:“无论是监管标准的设定,还是监管指标的定义,都出现了许多明显高于国际标准的情形。监管者的用意也许是借此强化银行风险监管,但如果把握不当,反而可能对银行体系的稳健造成冲击。”

无独有偶,郭田勇在11月3日发表于“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的文章中,将当前的银行监管体系比喻成“马其诺防线”,并提出了“这一防线发挥作用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呢?”的质疑。

夏斌曾指出,新监管标准部分与中国实际不符,在金融全球化的情况下,标准定得高的国家,其银行受到的束缚就大。

目前,银监会要求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若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还需要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

与此同时,在流动性监管上引入“流动性覆盖率”、“净稳定融资比例”两个新指标,规定二者比例均不得低于100%,并保留了75%的贷存比监管指标。

巴曙松在上述文章中指出,虽然从单个指标的标准看比国际标准提高的百分比并不多,但众多指标的叠加效果,会使短期内银行业面临的资本压力冲击显著加大。他建议,监管准则运用需要更多考虑具体的实施环境。

在郭田勇看来,虽然中资银行当前有较高的资本水平,但在制度遮掩下,银行风险暴露度将很低,高比例的资本金要求不但无法吸收风险,反而容易是一种资金浪费,而且易对资本市场发展等方面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干扰。

责任编辑:林晨昱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投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