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制+产销分离
5年内力求新气象
营销员渠道这一寿险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渠道,正走在“十字路口”,亟待改变。
显然,监管机构不愿意也不允许这一重要体制走上“歧路”。自2009年起,保监会将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确立为重点工作;2010年,保监会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标志着保险营销员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启动。而随着新任保监会主席项俊波的到来,重塑保险业形象,治理销售误导更打响了其上任“第一炮”。此次,《征求意见稿》的发布,较2010年的《意见》则更为具体地为改革指明了方向,并且框定了5年的改革时间表。
《征求意见稿》中的一大突破就是,将选择在局部地区进行力度较大的营销员改革试点,“新增营销员严格按照劳动法规依法用工,激励考核机制不得有增员利益和血缘关系。”这意味着,试点地区的新增营销员将可能由行业惯例的“代理制”转为“员工制”。并且在营销员的准入门槛上,保监会也将报名参加资格考试的学历要求提高至大专,同时允许保监局根据实际情况在向保监会备案后适当调整学历要求。
但业内也有对于“员工制”的顾虑。对于“员工制”而言,一方面,公司担忧会增加本来已经高企的成本,同时认为,这给以往的营销员“优胜劣汰”的退出机制也会带来挑战;另一方面,营销员也担心转为正式员工后公司会降低其佣金比例反而得不偿失。
保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季度末,全国共有保险专业中介机构2553家,2012年1季度,全国保险公司通过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保费收入238.76亿元。全国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实现业务收入39.09亿元,同比增长20.17%。
不论是在成熟市场还是在发展中市场,保险营销员制度一直以来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个人寿险营销员体制的引进,突破了传统营销体制下一家公司寿险营销人员只有几百人的局限性,营销队伍以几十倍的速度增长。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中国保险业多年来的高速发展吸纳了大量良莠不齐的社会资源,形成了保险营销员“门槛低、培训脱节”的状况,进而在社会上造成了对于保险营销员的负面评价,演变成该行业社会评价低、增员困难的恶性循环。
营销员的出路在哪?营销员体制改革的出路在哪?《第一财经日报》特别邀请了太平人寿总经理郑荣禄、友邦保险[27.10 -2.69%]中国区首席执行官蔡强、华康保险首席执行官汪振武,共同探讨这个关系到全中国300万名营销员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