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证报资讯独家统计,从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共有68家房企上报再融资或资产重组方案,其中19家企业获批通过。不过,由于2010年开启的房产调控大幕,有逾40家企业的定增预案宣告停止,涉及的融资额超过千亿
随着房企再融资及重组审批开闸的消息甚嚣尘上,那些被“尘封”的房企再融资案例重回视野。值得重视的是,一旦政策开闸,无疑将激发这些企业压抑已久的再融资冲动。
据上证报资讯独家统计,从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间,共有68家房企上报再融资或资产重组方案,其中19家企业获批通过。其中包括保利地产、金地集团、荣盛发展等单纯的再融资方案,也包括如中弘股份、金科股份这样的借壳上市方案。不过,由于2010年开启的房产调控大幕,有逾40家企业的定增预案宣告停止。
“从2010年开始的3年多时间里,我们向监管部门咨询能否上报再融资方案,得到的回复是直接劝退,因为报了也不会批。但最近再打电话咨询,相关部门的态度是可以上报。”一位已经停牌的上市房企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千亿再融资被“拦截”
超过40家未通过审核的公司,其融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回过头看,监管层当年果断叫停房企再融资,对楼市过热的局面的确起到了不小的“降温”作用。
本轮房地产调控的两大政策依托,是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和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根据相关规定,对存在闲置土地、炒地以及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暂停上市、再融资和重大资产重组。
此后,虽有个别案例通过证监会审核,但细看这些个案,多数是2009年或更早时间上报的方案。比如保利、金地再融资方案均发生在2009年初,两家企业分别募资80亿元和42亿元,用于房地产项目开发。
2011年3月和2010年4月,保利和金地又分别提交了再融资方案,拟分别融资96亿和49亿元。但由于房地产调控,方案均告夭折。而包括金科股份、华夏幸福在内的借壳方案,由于上报时间早于调控,成为监管部门放行的特例。
另外超过40家未通过审核的公司,其融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比如,招商地产2010年4月宣布定向增发融资50亿元,用于当时部分房地产项目开发资金。阳光城定增融资32亿元、泛海建设定增融资48亿元,新湖中宝定增融资24亿元、苏宁环球定增融资50亿元、嘉凯城定增融资36亿元。此外、香港控股、滨江集团、外高桥、华远地产、华丽家族、京投银泰等名字都在此之列,而大佬万科于2009年8月披露的近120亿元公开增发预案,同样被叫停。
回过头看,监管层当年果断叫停房企再融资,对楼市过热的局面的确起到了不小的“降温”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