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观察 > 正文
耿车:一个“垃圾镇”的华丽“蜕变”
中国再生资源商贸城正式隆重开盘
money.fjnet.cn 2011-08-23 17:10   来源:中国江苏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再生资源商贸城正式开盘

在80年代苏北,有一种和“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并称为区域经济发展样板模式响彻中华大地。这就是“耿车模式”。经过30年的发展,这里已经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再生资源加工集散地。而随着经济升级换代和不断发展,这种以乡、村、联户、户为依托,分散经营的模式,在资源利用率、污染控制、合作发展等形式上受到了极大限制,已不适合当代竞争激烈市场的需求。而为了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产业和商贸良性互动、产业集聚做大做强、再生经济循环利用的模式下,“中国再生资源商贸城”孕育而生。这个带着众人瞩目和希望的项目——中国再生资源商贸城8月21日正式隆重开盘。

时代发展 耿车谋求再创新

耿车地处宿迁城区西部,是有名的贫困乡。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温饱问题才得以解决。在依托本地的农业生产和自然资源开发下,博采苏南、温州之长,一方面,从起点较低的家庭经营开始,发动家家户户办企业,为乡镇企业的大发展积累资金;另一方面,在现有集体经济的基础上,创办较高水平的乡村两级骨干企业,以带动全乡乡镇企业的发展,探索了一条在不发达农业地区发展乡镇企业的“四轮齐转”的模式。所谓的四轮齐转就是双轨并进的复合所有制结构,以手工技术为主的初级产品加工型产业结构;形成特殊的以工补农、以工建农的利益调节机制;处于农村环境中,由家庭经济到新型的合作经济渐进发展。

从80年代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到现在,耿车从事再生资源的经营户,已经达到了6000户,从业人员达到2万余人。而其中从事造粒及塑料深加工的工商户超过了2000户。再生资源需求量占全国60%以上,再生资源年吞吐量200多万吨,交易额达到200多亿。

随着我国经济增速加快,能源、水、土地、矿产等资源的消耗将不断增加,资源紧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如果这种“粗放式”发展模式得不到根本改变,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所以国家提出了转变经济模式,向可持续方向发展。加上耿车原来的“四轮齐转,双轨并进”原有的“耿车模式”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其自身不少的缺点:生产模式落后;资源利用率较低;没有集聚和品牌效应,不能有效地扩大影响力。再此基础上,耿车再次选择了创新和发展,在产业集聚和品牌上寻找出路,实现产业规模化、市场网络化、商务电子化。争取实现产业和商贸的良性互动发展。因此这个优势的“中国再生资源商贸城”并顺其自然“孕育而生”了。

转行升级 耿车寻找新希望

现在人类对环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对再生资源也越来越重视,这种变废为宝、利国利民的再生资源产业,将是是21世纪发展的方向。长期以来人们所熟悉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强度的开发和消费资源以及高强度地破坏生态环境模式必将被抛弃,而循环经济,这种“地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模式。

中国再生资源商贸城是宿迁在顺应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情况下大胆的突破和创新,是促进耿车再生资源产业发展,重点产业项目。是宿迁市“十一五规划”的重点产业园区。中国再生资源商贸城规划占地面积275亩,总投资5亿元,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可入驻经营单位1000多户。项目设有:再生塑料区、金属橡胶区、辅料、色料、助剂区、塑料机械模具区、再生资源成品区、大型仓储物流区、电子商务区及商务休闲配套区。

优势凸显 引领行业大发展

据商贸城负责人表示,商贸城的建立,有着七大优势:一是产业集聚的优势,突破原有的分散模式,是原来的农户分散到集中到产业园区共同生产。二是:市场交易有规模效应,而不是以前农户个人的“小打小闹”。预计三年内最大市场交易额能达100亿元。三是必将成为耿车模式的升级标杆。为耿车树立一个创新模式的标杆。四是,商贸城位于宿迁重点打造的“西部新城”的核心地带。升值潜力巨大。五是,商贸城位于“宿迁西大门”,徐淮一级公路贯穿而过,距徐宿淮盐高速公路出口仅500米。六是,宿迁市政府重点打造的“十园七区”产业园之一。七是,循环经济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未来发展前途无限。

据记者了解,再生资源商贸城对于延伸耿车塑料产业链条、壮大塑料产业规模、促进塑料产业集聚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建成和运营,无疑将带动耿车及周边产业的加速升级换代,带动中心城市现代化物流功能完善,带动行业领域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带动耿车经济进入健康蓬勃发展的快车道。抓住21世纪发展循环经济、再生资源的这个契机,立足于苏北发展的土地、资金、政策、人才等众多优势,中国再生资源商贸城必将能为苏北乃至全国的循环再生经济的一个亮点。

责任编辑:林晨昱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投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