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多出了一个广东省!央地2012年GDP数据依旧“打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2年GDP初步核算的数据为51.93万亿元,而根据各省各自公布的数据或预期数据汇总,2012年31个省区市GDP之和为57.72万亿元,高出全国GDP总量5.8万亿元,相当于“第一经济大省”广东省2012年GDP量。而在此前的4年中,地方GDP之和都“跑赢”全国数据,高出的部分每每都相当于一个经济大省的GDP量。
自1985年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分别核算GDP数据以来,地方统计总和一直高于全国的GDP总量,不断呈现出“1+1>2”的局面。就近几年来看,2009年全国31省市区GDP超出全国2.68万亿元,多出的GDP比浙江省2009年的经济总量还多;2010年全国各省GDP总和比全国多近3.5万亿元,接近于2010年山东的GDP总量;2011年地方GDP之和比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多出4.6万亿元,相当于“多出”一个山东省。
至于央地GDP夸张“出入”不断出现的原因,本网也曾报道过专家的分析。专家认为有三大因素:首先是统计口径不同,其次是技术原因,此外就是行政干预。而这第三个因素直指的就是地方数据造假。而对地方数据造假的方式和手段也早在2012年被媒体曝光。媒体曝常见的造假手段是实施“双轨制”,即地方政府要求企业上报数据要与统计局的数据保持“衔接”。曾有地方统计局工作人员直接坦言,统计工作极大地受到了行政干涉,最终演变为地方政府官员的一张“政绩单”。
而针对统计数据造假的问题,国家统计局等部门没少下功夫。2010年,国家统计局、监察部、司法部联合部署开展全国统计执法大检查,严查GDP等统计作假。2012年国家统计局在技术手段上进行了改进,即全国70万家“三上”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通过互联网直接向国家数据中心或国家认定的省级数据中心所送统计数据。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认为,如此不必层层汇总,可以避免数据受到干扰。同时有分析认为,要从理念上杜绝地方官员行政干预GDP数据,恐怕还是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科学的官员考核体系,去“唯GDP”论。分析认为,痛下决心改革政绩评价体系,保持对官员政绩考核的连续性,让地方政府不单纯对GDP负责,这样才有望修正官员的GDP政绩观,逐步摆脱中央与地方GDP打架的尴尬,实现政府职能的华丽转型。(记者 马常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