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IC 图
“即使市场人心惶惶,业务还是要做。”杨佩是国内一家中型券商固定收益部的销售交易员,债市因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部执行经理杨辉和万家基金固定收益部“灵魂人物”邹昱相继被调查而风声鹤唳,但实质性影响不大,杨佩依然很忙,两个电话的铃声此起彼伏。
本周,杨辉和邹昱因“代持养券”涉嫌利益输送被调查的消息相继传出。“‘代持养券’这样的做法在债券市场非常普遍,绝大多数机构都在做。不过,考虑到这个业务风险较大,我们公司并没有参与。”杨佩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除了高杠杆的风险之外,还有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风险与诱惑相伴。自去年以来,债市高歌猛进。政府大力推进债市发展,加之IPO市场停滞,券商纷纷进军债券市场,投行部、自营部、研究部对债券业务的倾斜非常明显,业务量和收益的膨胀,令各机构风险控制滞后的问题暴露出来。
债券融资规模年增万亿
截至2012年末,年内债券市场新债发行总额累计已达80688.68亿元
时间倒退到2012年初,“当时债券销售很难做,到处托朋友、找关系,但愿意买的人很少。”杨佩说,那时很难想象如今一券难求。
近三年,债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债券融资规模每年均以万亿元的量级增长。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末,年内债券市场新债(不含央行票据)发行总额累计已达80688.68亿元;沪深两市公司债的融资金额达到2488亿元,较2011年同期大增逾九成;企业债发行规模达7858亿元,同比增幅达125%,这也是近5年来公司债融资额首次超过IPO融资额。
与此同时,在基本面、政策面的支撑下中国债券市场走出了一波牛市,其中,企业债表现最为突出,中债企业债财富指数上涨了7.11%。受QFII获准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影响,流入债市的资金暴增。申银万国的研究数据显示,仅3月21日至3月27日,流入中国债市的资金达到创纪录的3.7亿美元。
市场繁荣,券商受益多,特别是2012年,券商在债券市场的发展取得质的突破。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债务市场融资规模为16336.88亿元,其中短期融资券发行5290.5亿元,中期票据发行7269.7亿元,企业债券发行2485.48亿元,公司债券发行1291.2亿元。真正占据半壁江山的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市场,券商很难插上一脚。
不过,2012年11月28日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转变。当日,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公告,国泰君安、招商证券、光大证券、中信建投、广发证券、东方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银河证券、国信证券等10家券商“入围”,将有资格参与短融、中票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的主承销业务。
研究机构测算,假设券商可从银行分10%的短融和中票承销份额,考虑到债券市场的快速扩容,券商债券承销业务可以达到大约40%的增长。对于部分业务基础较强,同时承销业务占比较高的券商而言,债券承销业务对收入增长的推动会更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