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证明,小银行的潜在风险远高于大中型银行。美国次贷危机期间,有数百家小银行相继倒闭。
“谁都有做大的主观愿望,但做大并不等于做强。”专家称,绝大多数区域银行、社区银行之所以生存无忧,一部分源于能够相对灵活地掌控贷款利率浮动空间,一部分也源于对当地客户、行业、经济和文化充分了解与适应。“凡是盲目‘摊大饼’的,90%以上都会面临深层次风险”。对“做不大”抱以常态心理,是未来民营银行良性发展的关键。
面对中国数百家各色银行,竞争力明显不足的小银行,应该在已有的大型国有银行、中型股份制银行等多层次同类群体中,找准自己能够实施差异化策略、能够查漏补缺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对于民营银行来说,很可能位于中国银行系统的中下端。
“很难再制造一个民生银行了,民生是特殊时代的特殊产物。尽管它经历了长期挫折与徘徊,但身后毕竟有全国工商联等国家机构鼎力相助。”专家指出,民生银行在初期阶段,高管层从央行和其他商业银行调任的比例不小,现在成立民营银行,不太可能有如此待遇。
并且,一旦跨区域经营,民营银行必然会面对地方保护主义和地方政府偏见,很难得到支持。只有落地扎根,在小区域内深度发展才是明智之举。加之其管理半径较短,有利于总行管控风险。
事实上,“金融国十条”本意是让民营银行来丰富中国银行业结构,而非中国金融体系真正急需民营银行来调结构、稳发展。
“中国不缺银行,更不缺小银行,且民营银行也不一定能真正提高资本进入实体经济的效率。”专家表示,银行系统需要高、中、低层次的不同金融机构,就像有人在五星级酒店消费,也有人消费‘农家乐’,金融服务必然要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民营银行海外样本
美国独立社区银行家协会(ICBA)曾总结,其社区银行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正确的市场定位、明晰的产权结构、强力的政策扶持与有序的金融监管。
美国社区银行最为突出的特点是针对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小到专门对13-17岁的社会成员提供指导性储蓄账户,大到对高负债社区成员设计针对性的债务转换及清偿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