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趋于活跃
经济企稳明确
本报记者田俊荣
中国人民银行 14日公布的金融 统计数据显示,9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7870亿元,同比多增1644亿元。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7.28万亿元,同比多增5570亿元。
“9月份信贷增长可说是超预期。就第三季度而言,总计新增贷款约2.2万亿元,按全年9万亿元的新增投放预期估算,三季度新增贷款占比达24.2%,为近五年来最高”,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分析,9月份贷款明显多增的原因可能有三个,一是8月份存款状况明显好转,银行存贷压力有所缓解;二是经济企稳较为明确,补库存和新增投资需求上升;三是银行出于锁定年度业绩的考虑加快了投放节奏。“预计四季度单月投放会由于季节性安排有所降低,全年人民币信贷投放将达到约9万亿元的水平。”
从结构上看,9月份对公贷款增加4348亿元,较上月多增616亿元,较上年多增141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352亿元,环比增加18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457亿元,环比增加145亿元。“对公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02%,较上月提高0.42个百分点,显示社会信贷需求上升,宏观经济企稳。”连平说。
央行数据表明,9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4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少1784亿元和2413亿元。“据我们估算,社会融资规模持续处于高位,显示经济扩张状态良好。”
连平认为,展望全年,经济企稳对信贷需求有促进作用。总体而言,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将得到一定释放,预计全年贷款余额增速将保持在高位。
“在经济增长明显企稳、物价涨幅总体可控的情况下,加之出于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影子银行风险的考虑,预计年内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利率和准备金率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在外汇占款总体低迷的情况下,逆回购仍会频繁使用,作为基础货币投放、引导市场利率平稳适度的主要工具”,连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