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财经观察 > 正文
加加食品:保荐人大股东隐现 难逃利益输送之嫌
money.fjnet.cn 2011-12-08 08:51   来源:时代周报    我来说两句

危险的资金链

2010年8月24-26日,三天内频繁的股权转让外界看得眼花缭乱,而这其中的玄机更是让人捉摸不透。

8月24日,卓越投资根据2010年6月28日的股权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加加食品514.29万元股权以8100万元转让予嘉华卓越,285.71万元股权以4500万元转让予嘉华优势。8月25日,卓越投资分别自苏州达到、鼎源投资、点量一期受让公司191万元、109万元、200万元股权,受让款分别为2215万元、1264万元和2319万元。

8月26日,再一次发生股权转让。卓越投资将其持有公司的357.60万元股权以5616万元转让嘉华致远。

这意味着,卓越投资从苏州达到、鼎源投资、点量一期以11.60元收购500万元股权后,转手将其中的357.60万元以15.7元的单价卖给嘉华致远。作为中介,卓越投资获得了每份股权4.1元的差价,累计获利1466.16万元。

有人调侃,“大股东竟然公然做起了二道贩子”。上海一家PE就曾表示,频繁的股权转让就是该PE当时没投的原因。“转让的目的也让我们很不爽,好像因为缺钱。”

“长期占用加加食品资金,当然是自己资金不够。”上海一投行人士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但缺乏资金的或不仅是大股东卓越投资,作为上市主体的加加食品,其资金也并不充裕。招股书显示,股东卓越投资、杨振、肖赛平等分别作为担保人,在2010年与2011年为加加食品分别进行了2.4亿元的金额担保。

财务数据存疑

尽管其财务数据看上去颇为扎实,但仍有一些数据引起外界疑问。

报告期内,加加食品在2008年与2010年所缴增值税均超过700万元,2011年上半年增值税也为185.64万元。但是,奇怪的是,2009年度,加加食品的增值税缴纳仅为19.99万元。相比之下,为何差距如此之大,在招股书上并未披露具体原因。有财务人士认为,不排除其中人为调整收入的情况。

加加食品的主营收入为酱油与食用植物油,但味精也为其第三主营收入来源。不过,加加食品长期对外采购。从2008-2010年,加加食品分别从山东圣花味精采购味精7309万元、7321万元和1.6亿元。但这三年加加食品的味精销售额仅分别为7263万元、7693万元和8750万元。2010年,采购金额已大大超过该公司的销售规模,在尚有大规模存货的情况下,2011年上半年仍然进行了9681万元的采购额,但实现的营业收入仅为4081万元。

此外,也有财务人士指出,其前后数据不匹配。如果考虑到同期购建固定资产4939万元、无形资产6170万元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2513万元现金流,三者的合计数仅为1.36亿元,即使扣除2010年购置土地的6422万元,仍有7100万元,那么其中的差距则更大。

加加食品将其募集资金主要投资于年产20万吨优质酱油和年产1万吨的优质茶籽油项目,预计总投资分别为4.79亿元和1.49亿元。但即使公司能消化新增产能,销售能力是否与之匹配。按照募投项目计划,项目投产后第一年产能将达32万吨。但如果以近两年10%的平均销售增长率测算,2010年公司的销售能力仅为24.2吨,与32万吨的常能尚有8万吨的差距。

责任编辑:林晨昱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
投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