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是一种形象包装艺术,也是一种品位、身份的象征。服装贯穿于人类历史,它的变迁与经济发展、政治变革、民族文化、社会审美紧密相关。服装是人类文明、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传递出他们的思想意识。
“男人,要找的准点,守的住线,撑的起面”——国内知名男装品牌“九牧王”提出了一个颇有思想性的“裤哲学”——一条精工的好男裤,无论点,线,面,都要下功夫;一个成功的男人,无论点的精准,线的坚持,面的格局,都要把握的住。它把裤子和男人、格局与成功,紧密相连。
或许,用“点、线、面”来品鉴一件服装精品不失为一种好方法,然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裤哲学”来解读裤子的变迁,再到男人着装的演变。从对西方裤装历史文化发展的探寻,再到由改革开放至今的中国男人的裤子的梳理,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发展规律”——男人的裤子发展,由“点”的萌芽与切入,到“线”的丰富,再到全面的繁荣、升华与蜕变。
男人魅力始于双腿
服装史学家Anne Hollander在其所著的《Sex And Suit》一书中,指出“男人的身体魅力始于腿部”,这可是一个十分中肯的观点,受到服装业界的广泛认同。事实上,男人早期对于自身形象的关注,把“点”聚焦在了对腿部的装饰。
从欧洲中世纪文艺复兴开始,男人对于腿部的装饰就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着。腿部是男人最重视的部位——上半身与双腿长度之间的比例是人体视觉的关键——只有这个比例非常接近或等于0.618:1(神秘的黄金分割),男人才能获得最完美的视觉效果(陈士信作品)。
18世纪之前的裤装风潮是:五分马裤(breeches),当时的男人会穿上长袜修饰小腿或通过跳舞来锻炼腿部。据说,拿破仑就是马裤和紧身长袜搭配的爱好者,腿部的美感在这一搭配组合的双重修饰下,一览无余。
随后,西方男人对裤装的关注,逐步由“点”到“线”,体现在两点——线条和裤线。19世纪初,欧洲开始流行更长的裤子,人们也开始注重腰部至脚尖的线条,为了充分展示线条,拉长腿的比例,男人甚至会穿上用带子固定裤管的“踩脚裤”。1880年左右,在男人腿部“装饰史”上绝对占有重要地位的裤线出现了。它是一种沿着左右缝边压出折线的裤子,可以充分展现腿部线条的美感。当时还是皇太子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作为时尚引领者,把裤线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对当代审美产生深远的影响——至今线条仍然是当代男人选购西裤的关键点。据了解,1882年问世的电熨斗有力支持了裤线这个流行方式。
到了20世纪初期,西方的男性服装转向优雅气息,现代套装所追求的腿部线条美,则延续了上世纪的审美。裤管,也一直是男人关注的焦点之一。西方的男人世界对于裤装长度热衷于“垂塌感”,英语称之为“break”。裤管稍微盖到了皮鞋上方,让裤线有些“垂塌”,让人感受到“休息与喘息的空间”,展现了裤子、男人的优雅从容,这正是魅力所在。
中国男人对于裤子魅力的认知,会晚于欧美国家。清朝末年,西方商品大量输入中国,中国社会中上层流行起“西洋”服装,同时欧洲现代文明推动中国传统服装的简化。长袍则是清代、民国民间普通穿着的一种服饰,清朝初期的长袍又肥又大,长及脚面。宽松、长及脚面的长袍完全“掩盖”了双腿,魅力无从发现。那个时期,长袍是大众服饰的“必备款”之一,无论官僚、商人,还是平民百姓,只要稍有经济基础,就一定会穿上它。1911年,北洋政府颁布的《服制案》,将长袍、马褂列为男子常礼服之一。1929年,国民政府在《服制条例》中,正式将蓝长袍、黑马褂列为“国民礼服”。到了20世纪50年代中期,长袍才逐步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