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滚动新闻 > 正文
银行理财快速发展难掩多重问题 潜在风险堪忧
money.fjnet.cn 2013-01-07 11:31   来源:中国网    我来说两句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流量将不低于20万亿元。记者采访发现,作为我国居民重要的投资渠道,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息披露、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客户风险意识不足,“刚性兑付”困境或向银行业延伸。相关部门急需加强监管,防范风险。

快速发展难掩多重问题

近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快速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据显示,2011年共有94家商业银行发售了20270款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16万亿元;2012年前三季度已累计发售23858款,保守估计全年募集资金规模流量不低于20万亿元。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快速发展的银行理财产品存在诸多问题。

“口头承诺”成风,刻意隐藏风险。记者暗访发现,很多银行的理财经理会对客户做出“虽然协议上写的是有风险,但是这么多年从来没有低于预期收益率”之类的表述,并以银行信誉做出口头担保。许多理财产品只靠银行员工“口头推广”,纸质的宣传材料上只是注明产品名称、起息日、期限、年化收益率等基本信息,毫无风险提示。如果客户确定购买,再让客户看产品协议,银行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往往流于形式。

理财资金投向不清晰,员工专业性仍有欠缺。当记者询问理财资金的投向时,银行员工往往做出“债券”、“货币市场”等模糊的表述,并不能做出明确的答复。招商银行客户经理张先生表示,他们只负责理财产品的销售,对于产品投向和产品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并不了解。业内人士

透露,一些规模较小的银行,销售理财产品的员工并未接受专业培训,相关知识十分薄弱,甚至一些银行网点的保安也会参与理财产品的销售。

实际收益频频缩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陈颖告诉记者,现在很多银行都会制造理财产品一出来就被抢购一空的氛围,鼓励客户提前抢购。其实真实的收益率与理财产品起息日的设置有很大关系:购买后到起息这段时间,是按活期存款计息的,越早提前购买,平均下来的收益率就会越低。

责任编辑:实习编辑:陈艳婷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