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在即将挂牌前夕,神州租车突然宣布暂停在美国市场的IPO发行。
5月24日,神州租车又撤回了赴纳斯达克的上市申请。同一天,我们在神州租车位于望京的办公地点见到了陆正耀。几天前的周末,他在公司三层的休闲区搞了个烧烤聚会。那天他酒喝多了,直到采访时他的嗓子仍然有点哑,还有点发烧。为了提神,陆正耀手里的香烟一根接着一根。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表达欲。
在他看来,如果说上市不成有什么好处的话,恐怕就是他终于不用保持缄默,可以开始说话了。
有人哭了
租车行业并非只进不出。王忠玉就是一个例子。他两年前在北京经营租车业务,但起步不久就遇到经营问题而不得不将车队清盘。现在他的判断是,“中国租车行业之前是在沉睡期,现在刚刚被唤醒,要做起来,还需要5-10年。”
陆正耀和神州租车显然走得更快。
4月12日,陆正耀和上市团队开始了在美国的路演。“路演一般一天6到7场,我们基本上是8到10场。从早上6点15分一直到晚上8点,每场一个小时,讲完了以后要马上跑,去下一个地方。”他说。为了赶时间,有时候他们还会租公务机奔波在去见投资者的路上。
回头来看,这是一次优势和劣势都很突出的路演。
神州租车的招股说明书中,中国被称为“全球增长最快、潜力巨大的租车市场”。在一组中国与美国的对比数字中,美国有驾照的人数为2.1亿,汽车数量为2.54亿辆。而在中国,这两个数字分别为1.51亿和6100万辆。那些有驾照而没有购车的人,被神州租车视为自己的潜在客户。
而另一组数字说明,神州租车确实在越来越快地将这部分潜在客户变成真实的存在。2009年底,神州的客户数量不到4万人,2011年底增长至45万人,车队规模也在同一时间段内从692台扩大到接近2.6万台。由此带来的是神州租车收入规模的突飞猛进,2009年,收入只有5400万元人民币,到了2010年达到了1.43亿,而2011年,这一数字已经飙升到7.76亿。
但漂亮的数字背后,神州租车的劣势也同样明显,即高负债率和尚未被证明的盈利能力。2010年,神州租车的负债率是91.5%,到了2011年底,负债率已经高达95.4%,高于国内其它的租车公司。与此同时,到2011年底,神州租车的利润还是负数,直到2012年的第一季度,才出现了80万美元的盈利。
为了打消投资者的顾虑,陆正耀用国外租车公司的数字来为自己辩护。他注意到,赫兹的负债率在85%左右,而AVIS的负债率跟神州租车不相上下,在95.5%左右。他想让投资者相信,高负债率是租车行业本身的普遍特征,而不是神州租车独有的问题。
“为什么全球的租车行业负债率都高,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个行业的资金效率比较高。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是资金投入到产出期很短,从买一辆车进入到车队里头到产生回报,周期很短;第二是整个资产的变现能力很强。”
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我们目前应该是正常的营业水平。”
但投资者并没那么乐观。有投资者注意到,神州租车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在10亿元左右,这意味着一旦融资成功,大部分资金会用在偿还债务,而不是公司发展上。更何况,不少投资者已经被中国公司伤透了心。
就在陆正耀到达美国的当天,SEC起诉开元汽车及其11名投资者涉嫌违规操纵股票成交量,随后,陆续又有几家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成为丑闻事件的主角。神州租车会不会是下一个?
“在路演过程中,有不少投资者问我们怎么看待这些事情。”陆正耀回忆说,“我们的标准答案是,中国有好企业,相信投资者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不过,现实还是让他有些尴尬。他发现,几个大的投资机构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中概股关上了大门,而一些小投资机构则拼命压价。在路演之前,神州租车已经将融资额从3亿美元下调到了1.58亿美元,但等到收订单的时候,陆正耀团队发现这个调低的融资预期也无法达到。
4月25日,神州租车宣布暂缓IPO。陆正耀说,这个结果让自己“有些沮丧”。公司上下已经在准备庆祝了,但还是“平静”地接受了现实,没有人哭,“他们可皮实了。”陆正耀说,反倒是律师哭了。
之后,所有投资人收到了神州租车的一封邮件。内容是感谢其对神州租车的关注,并邀请他们有空的时候来公司参观,“70%以上的投资者回复邮件说,非常愿意跟公司再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