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冻第一”有名无实
思念是国内第一家上市的速冻食品企业,随后的2008年,思念的同城竞争对手三全食品在A股中小板上市,三全食品的发行价格21.59元,发行市盈率为29.99倍。
晚上市两年的三全食品在A股市场上卖出了将近30倍的市盈率,即使是在如今A股的惨淡弱势之下,截至10月25日收盘,三全食品的市盈率仍有是38.9倍,市值47.57亿元,几乎是思念食品的4倍。
三全和思念主营业务都是速冻食品,都出自河南郑州,双方对自己的介绍也都是“第一”。然而在专家看来,思念的“第一”有些“有名无实”。
“其实思念的销售情况一直就比不上三全,我就没搞明白思念的‘国内第一’是谁给冠名的。”食品专家王冠群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注意到,从2009年开始,三全食品在营业收入上一举超越思念稳坐速冻食品行业老大位置。2011年,三全食品营业收入达26.26亿元,同比增长36.55%。
“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思念食品作为赞助商大举宣传可以说是达到了巅峰;2009年开始,市场情况屡现不佳,尤其是在2011年质量问题曝光后更是让其营业收入受到冲击,更加拉开了其与三元食品的距离。”李东明分析。
多元化分散精力
“思念在食品主业上的投入上相较三全明显要保守。”一位曾经在思念食品工作的不愿具名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说。他认为,这主要是由于思念食品多元化的发展策略分散了它在食品主业上的投入精力,这也是导致其与三全食品渐行渐远的主要原因。
思念掌门人李伟曾说,在中国转型的过程中,有一些快钱如果不赚就太可惜了。他这样说,也这样做了。从2006年8月和2008年2月思念食品和中部大观先后在新加坡上市,到如今运作思念果岭山水等诸多地产,再到杜康重组、祥龙更名并赴台湾融资,都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近日更是有传闻称“思念食品洽购美国通航飞机制造企业”。思念食品虽然已经予以否认并表示目前并没有跨行业投资的计划,但这也能反应思念的多元化作风。
“无论是地产项目还是股权投资,在李伟的眼里,都是投资的工具。他的操作手法是,树起一块牌子,然后一帮人借思念良好的品牌形象帮他运作,无论是地产、楼花,还是他注资的其他项目都是组合资源的载体,这些载体能否做大做强并非终极目标,关键是要借其载体在资源组合过程中获取利润。而他所要做的,就是卖个好价钱。”前述内部人士分析。
王冠群也认为思念比较擅长资本运作,不像三全的治理结构那样清楚。
对比之后也不难发现,三全一直本本分分做食品,既没搞多元化,也没在资本市场大赚块钱,发展稳健;而思念近年来热衷于资本运作,搞了一系列的大动作,赚取了不少快钱,也埋下了不少风险,从近年来思念食品节节下滑的营业收入以及频发的质量事故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