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0766706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滚动新闻:
QQ:529620593 网站投稿 繁体
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财经频道> 银行> 理财产品 > 正文
银行员工“飞单”事件频发 买理财品警惕六大雷区
money.fjnet.cn 2012-12-26 15:25   来源:中财网    我来说两句

受访者表示加强理财产品销售监管势在必行

七成人因选错产品理财失利

厘清误区是理财产品实现收益的前提

近来,随着某股份制银行员工“飞单”事件被曝光,引发市场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风险的强烈关注。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并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自律工作的十条约定》。记者接连一周在对50位市民的随机调查中发现,银行理财产品眼下已成家庭理财的“必选项”。被访者普遍认为,管理层加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环节的监管可谓势在必行。

调查结果显示,近8成人在购买理财产品后曾出现过3%至10%以上不同程度的亏损。追究原因,7成亏损者认为“选错产品轻视风险”是理财失利的元凶,而只有3成人坦言“购买前对产品已完全了解,对风险也可以接受”。从被访者普遍存在的购买误区看,销售人员口头承诺保本、风险测试只为走个形式、参照预期收益选购产品、不问清产品设计与投向、银行代销产品相对安全、挂钩市场上涨一定赚钱成为最易落入的“陷阱”。业界理财师指出,厘清误区避免日后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是理财产品实现收益的前提与保障。

口头保本、无测试、只看“预期”、不问投向、轻信代销、挂钩品涨就赚

购买理财产品应警惕六大“雷区”

近段时间,理财产品负面新闻频出,多家银行相继被爆出“巨亏”甚至“血本无归”。消息一出,不禁令许多一向偏爱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胆战心惊。12月11日,中国银行业协会成立理财业务专业委员会,并正式对外发布《关于加强银行理财产品销售自律工作的十条约定》,包括银行应建立科学严密的理财产品销售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风险控制制度,有效控制销售风险,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合适的客户;做到成本可算、风险可控、信息充分披露、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等。

中国银监会纪委书记杜金富指出,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部分机构仍存在不规范的理财产品运作方式,以及不当宣传、信息披露不充分、投诉处理不及时、内控管理不严等问题。那么,在规范银行理财业务的同时,普通投资者又该谨防哪些“雷区”呢?为此,本报特别为您逐一盘点。

“雷区”一

销售人员口头承诺保本

在银行理财产品竞争激烈的年末,“保本牌”似乎已成销售人员年终业绩冲刺的利器。上周,记者以购买者身份到某股份制银行咨询理财产品,客户经理在粗略介绍后,直言:“虽然该产品属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但发行了这么多期,还从没有出现过亏损。”事实上,类似这种口头“保本”经常会被投资者误认为承诺。到头来,本金一旦发生损失,也只能后果自担。

需要明确的是,投资者如果在相关的购买合同上签字,就意味着已完全认可并接受了文件中所列示的各种条款。即使最终收益违背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出现亏损,在没有任何录音证据的情况下,也很难获得赔付。业界人士建议,购买理财产品时,应参考合同文本中明确的产品类型、风险提示,不应被销售人员主导。此外,投资者若求稳妥,也可对理财产品销售人员所做的产品说明、收益承诺、风险揭示等进行录音。要知道日后如果发生争议,这将是可信度较高的证据,也容易被取信。

“雷区”二

风险测试只为走个形式

调查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只是听说过理财产品风险测试,却从未在任何银行填写过测试表。人们继而认为,风险测试只为走个形式,并没太大用处。甚至在走访银行时,记者同样听到个别工作人员在销售产品时对风险测试的忽略:“就不耽误时间再让您填风险测试表了,我给您大概介绍下产品,觉得合适再考虑购买。”

从风险测试环节看,记者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先后去往10家银行网点,只有4家出示了风险测试表。虽说这一无伤大雅的细节并不为多数人重视,但按照银监会的要求,理财产品的销售必须遵循风险匹配原则。也就是说,把合适的产品销售给能够承担相应风险的投资者。这便要求银行在销售产品前,须通过风险测试对投资者的风险承受级别做出一定判断。当然,风险测试题并非衡量风险承受能力的完美方案,却能在某种程度上对投资者进行分类。从测试内容看,主要包括客户年龄、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目的、收益预期、风险偏好、流动性要求、风险认识及风险损失承受程度等方面。因此,建议投资者养成购买理财产品前,主动问询销售人员进行风险测试的良好习惯,而银行也需加强销售人员对客户测评环节的监督力度。

“雷区”三

参照预期收益选购产品

“今年初曾购买过一款标榜‘最高预期收益率’能达到10%的产品,可半年到期后却只获得6%的利润,当时就感觉被欺骗了。”市民崔女士的疑惑绝非个案。不少投资者都反应,在一些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预期年化收益率”一栏中,经常能看到一个模糊的收益区间。

其实,不论是“最高预期收益”还是“预期年化收益”都不代表最终的实际收益。跟踪市场上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不难看出,到期后未达到预期收益的产品屡见不鲜。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不应只参照预期收益率高低,因为这是最不可靠的选购标准。据了解,目前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均注明风险等级,从“极低”、“低”、“中等”、“较高”至“高”依次分为5级。部分银行也采用数字分级,从1级(1星)至5级(5星)风险逐渐递增,1级最低,5级最高。业界理财师指出,通常情况下3级也就是中等风险及以下的产品才适合普通百姓购买,市民理财时千万不能超出自身实际抗风险能力,盲目追求高收益、购买高风险产品。

责任编辑:全梦吟
腾讯微博
新浪微博
相关新闻